当信任危机被助推而蔓延 文明将失去公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3日 11:05 中国经营报 | |||||||||
江苏的留下,河南的不要 作者:张之清 “任何一种事物,无论它粗鄙还是高贵,如果被演变成一种仇恨的公共形态,往往也就失去了公平与公理。”面对上流权贵的歧视和迫害,平民出身的大作家卢梭以这样的心情
“打击,河南团伙!”眼下的河南人正遭受着来自本土另一座城市的标语攻击—— 一种演变后的公共形态的影射,事发两条横幅。 前不久,在深圳街头挂起了两幅告辖区市民书:“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凡举报河南籍团伙敲诈勒索犯罪、破获案件的,奖励500元”。深圳警方以其全国首创的目标性严打方式,惹怒了亿万河南人和其中的两个兄弟。眼下,这两个兄弟以涉嫌地域歧视把深圳公安局龙岗分局告上法庭,郑州市高新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此案。这是我国首例法院正式受理的地域歧视案件。5月开审,我们姑且称之为“歧视河南人5月案”。河南政府和深圳方面的重视和介入,使得此案件又延伸到司法诉讼外的政府高度。地域歧视、民众告状、法院判决,信任危机被前所未有地强化,也被前所未有地升格。 其实就在深圳方面挂出横幅的前一天晚上,京城一啤酒公司的主管对负责招聘的办事员幽幽地说:“江苏的留下,河南的不要。”河南籍的应聘者吴姑娘苦着脸:我有什么办法呢,谁叫我是河南人呢? 吴姑娘言重了,这可不是一种忏悔。就在古老的黄河岸边,泱泱决口的水患里,河南的父辈们带着众乡亲辗转迁徙,流离失所——是生态灾难让他们就此种下了被歧视的“原罪”。 其实这是一种文明,原生态的建设者的文明。他们就在荒野之地树立起中原的村落,只是后来,当越来越多的河南人涌向祖国的五湖四海时,也许他们身上可能带着的“粗糙”的东西被释放了。于是,当“不文明”的口号以官方的行为示众时,古老的文明也就失去了公理。 也许深圳警方是无意的,但40万深圳河南打工者们不答应:我们不是条幅上的人!其实深圳也是个移民城市,河南是个移民省份,当这样的“一场两地”对垒开始时,地域歧视的官司也就没有了输赢,最终又能讨回什么说法呢?即使是讨回什么说法,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一场官司只能让深圳警方下次不悬挂,一场官司不能为河南人根除信任危机。 和打击河南犯罪团伙的“彻底不信任”不同,眼下闹得沸沸扬扬的“高露洁牙膏事件”,还只停留在信任危机的旋涡中。 高露洁公司可能早已恨死了那家英国小报,就是那家叫什么《旗帜晚报》的不知名小报,发表了一篇“牙膏致癌警告”,“高露洁”就被点名了,就此国内跟着掀起了不分青红皂白一片质疑的巨大声浪。看看这几天的形势,“高露洁”真的好可怜。其实,在事实真相没有大白的前提下,当公众的知情权被舆论导向时,公平与公理也就没了。 传播学人士说,我们不能只依赖于孤证;一位英国报纸主编说,我们的主流媒体都还在沉默;一位企业界高层说,现在信息传播太浮躁,只有风波,没有始末。现在发展的事态是,高露洁牙膏基本上滞销了,“高露洁”声誉大大受损。和打击河南人犯罪的条幅一样,也许问题最终的性质没那么严重,但讯息一旦迅速蔓延,什么样的真实和假像都被一起遮蔽了。 其实,我们真的该反思一下:谁制造了类似这样的信任危机?谁助推了这样的危机蔓延?谁把危机以模糊或真实的形式转嫁到当事人身上?一哥们儿说:我不知道该不该再用“高露洁”,致癌不致癌谁知道?话音未落,就又传来了“佳洁士”也含有致癌物质的消息,嫌疑犯“洁诺”也来了,“黑人”也来了,一个个都跟着来了…… 说到这里,河南人值不值得用口号打击,“高露洁”到底含不含致癌物,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信任危机,我们没有知情权,没有选择权,没有参照点,没有安全感,整个信任的体系被大杂烩了。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呢?还是简单地重复“江苏的留下,河南的不要”,或者是“凡是高露洁产品,今后都不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