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危机频发 缠绕跨国公司的傲慢与偏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 08:29 第一财经日报 | |||||||||
一项大规模的权力转移,正在静悄悄而又迅猛地发生着,并且不以跨国公司的意志为转移。 从英国媒体最早披露含有可能致癌的添加剂苏丹红一号“食品名单”,几日内便波及中国,并牵出了素享盛名的跨国公司百胜和亨氏旗下食品;到联合利华生产的一种茶产品被传含氟量过高,影响了美国消费者健康;到宝洁公司出品的高端化妆品,在江西卷入一起轰
首先是除了宝洁在江西的化妆品宣传和效用纠纷个案,上述风波大体沿着这样一条路径演进:国外研究机构发布针对知名跨国公司的研究成果——国内地方媒体通过国外媒体报道或网络信息获知这些成果并加以报道——报道通过网络和其他媒体转载和跟进报道,迅速扩散。 其次,跨国公司在最初应对类似突发事件中,根据现有媒体报道,不管其中有多少渲染和夸大成分,总是不可避免给了大众“消极、傲慢、回避问题本质”的印象。 第三,风波的持续程度,一般都不会很长,少则几日,多则如宝洁在江西的纠纷,随着政府主管部门的最终介入,持续几月也就能平息下去。而且仔细梳理媒体的公开报道,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辖下的研究认证机构,往往起到了“平定事件”的关键作用——比如卫生部对苏丹红,又比如农业部对立顿茶。 但问题的本质,往往在一次又一次的“息事宁人”中被忽视。对于跨国公司个体而言,如果一味庆幸着中国媒体和消费者的“健忘”,又或者自己的“幸免于难”,则更大的挫折,肯定会后继有来。因为借助于互联网资讯瞬间的无远弗届,哪怕藏在最不起眼角落的信息,也难保不像“异形”那样,一夜间成为跨国公司对外联络总监案头的“信息怪兽”。 更重要的是,跨国公司必须要有清醒认识:经济全球化,确实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从而也大大增强了公司哪怕在最偏远国家影响政府和市场的游说权力。但全球化也正以它特有的平衡能量,通过信息的瞬时和自由流动,奇迹般地实现了大众的知情权。 从改革开放最初20多年内,跨国公司旗下品牌在国内市场风靡一时、流光溢彩,到今天的频频发生“信任危机”,尽管让众多人多少感到意外,但内在的必然逻辑也是不言自明的。特别是中国几年前加入WTO,开放程度大大加深,促使媒体和消费者目光进一步向外,更多有关跨国公司的“不利信息”的输入,丝毫不足为怪。 因此,如果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不同样以一种更为透明的心态、更为平等的视角来理解媒体和消费者的“反弹”,并且务实改进内部普遍存在的架构繁复、层次过多从而导致反应迟缓、应对不力的“大公司病”,最终将遭受消费者的“用脚投票”。 从这个意义讲,前瞻性地理解中国市场正在进行的这场由单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商业变革,也是很有必要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调整,不能仅仅停留在追加投资、搬迁总部上,还必须得将其在国外成熟市场多年积累的透明、有效的服务消费者体系一并引进。并在时机合适的时候,打破所谓的玻璃天花板,给真正了解、研究中国市场的本土人才,以更大的处理事务的权力。 同时,大众也要冷静、谨慎对待跨国公司的“喊冤声”。长久以来,国内缺乏对消费者声音多管齐下的传导机制——这一方面固然因为市场变化过快,导致相关日用消费品国家标准长期缺位或不统一,另一方面也因为缺乏成熟的消费者组织,来理性地传输相对真实可信的信息。无法回避的是,就最近关于高露洁等公司所产牙膏、洗手液等用品,被美国某项研究指含有害物质一事,翻遍许多国内媒体报道,均未准确、详细、清晰地指出该项研究执行者是谁,其背景如何,有无跟研究对象存在利益冲突。若是独立的研究,其所指称有害物质形成机理的影响范畴又是怎样等等。而按照一项审慎、负责任的新闻报道原则,事关众多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大事,媒体在行使权力时,无疑应当慎之又慎。 现在回过头看,包括众多网络媒体在内的中国媒体界,在已经审慎而明智地行使对跨国公司监督权力的同时,其实能够做得更好。因为尽管成熟如美国的消费市场,天然存在一种对大公司近乎偏执的“怀疑论”,但这,毕竟不是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