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务周刊:劝捐门背后的第三条道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30日 17:46  《商务周刊》杂志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要来开宴会请客了,据说曾经排队想和两位大师吃饭的中国富翁们这回都缩头噤声。但我们其实没有资格去嘲讽他们。玻璃大王曹德旺公开宣布要把自己及家族名下价值高达38亿元的股票捐赠出来,但他为如何捐款伤透了脑筋。今年他向西南五省干旱重灾区捐款2亿元,最终采用的是向10万贫困农户每人发2000元这种最原始但也最干净利落的“撒胡椒面”办法。他捐资公益项目,往往采用的也是自我承担所有工作的做法,自己组建团队,找工程队,自己做设计施工,修道路、盖学校、盖公园,“每笔款子我都过了”。“吃过太多亏”的曹德旺因此多少可以心安了,但这样低信任度、低效率的公益慈善,显然会把更多的企业或企业家吓退——大家挣钱都不容易,小打小闹地偶尔做点“公益秀”没问题,谁敢把它真当回事?

  这正是我们当前公益事业面临的尴尬境地:大家嘴上把企业社会责任喊得挺响,也带着记者做点到边远农村捐电脑、到城市郊区放鸽子之类的“好企好事”。如何让公益成为一个值得企业和人付出的事业,在行政化与市场化之间走出真正的既可信赖又可持续的非政府、非营利之路,本期封面专题我们报道了一家企业和一个人的实践与思考,他们面前还有太多的问题,但超过10年以上的努力让他们、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相关组文:

  福特汽车环保奖的艰持十年

  徐永光:庙堂到江湖的公益之路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