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稳定物价根本出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6日 14:30  南方日报

  新一轮物价上涨的原因相对复杂,甚至植根于当今全球市场经济制度的深层次矛盾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之中,要针对我国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具体矛盾和问题,与稳定物价的要求相联系进行调整和改革

  □李新家

  新一轮价格上涨原因植根于全球市场经济制度的深层次矛盾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之中

  当前新一轮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供求不平衡是直接的原因之一。其次,我国近10年来执行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也使我国货币供应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数量级。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市场商品物价受到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加深。2009年以来,美国为了应对国内金融危机,先后实施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货币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导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提高了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和企业生产成本。同时境外热钱也通过规范和不规范的渠道大量进入我国市场,成为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由于新一轮物价上涨的原因相对复杂,甚至植根于当今全球市场经济制度的深层次矛盾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之中,因此要长期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必须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政策手段和调控措施,根本出路还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具体矛盾和问题,与稳定物价的要求相联系,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如下方面的调整和改革。

  要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保证投资产生有效供给

  现在我国市场总体上看商品供应充足,供需矛盾只是结构性的,这是预计不会产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基本理由之一。但是,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没有最终形成。在追求经济数量型增长的情况下,投资规模难以控制。加上相当部分商品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新增投资的方向往往比较模糊,因而降低了投资创造有效供给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同样的原因,投向虚拟经济的资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整个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虚拟化增长的成分扩大。这对物价上涨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引导资本投向短缺商品的生产领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生产与消费的宏观平衡。而且,从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一定要改变过分追求经济增长数量而忽视经济发展质量的偏向。

  真正重视建立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建立起居民收入与物价挂钩的机制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比较容易实现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在100多年以前就批判过的资本主义的“为生产而生产”观念。我们今天要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必须真正扩大居民消费,靠消费形成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在消费品价格上涨较快的情况下,要通过物价补贴等方式保障居民特别是低收入阶层实际生活水平不要因为价格上涨而下降。同时,要建立起居民收入与物价挂钩的机制。

  改进和完善商品市场调控,加强金融市场的管理与调控

  一是规范商品市场价格行为,打击价格垄断和行业垄断,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二是加强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加强市场建设,保障物畅其流,降低商品市场流通成本。三是加强市场价格预警系统的建设。四是完善政府放开、管理和调控市场物价的体制机制以及相关制度建设。

  要改善和加强金融市场的管理与调控。国有金融机构要把充分发挥调控职能放在首位,进一步明确金融市场调控目标。科学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加强流动性管理。完善货币政策,合理控制货币发行量,防止信贷膨胀。规范金融市场行为,防止过度投机。金融体系要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优质服务,为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努力掌握国际经济运行规律,提高自主应对全球经济局势的能力

  要努力掌握国际经济运行规律,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应对全球经济局势的能力。特别要密切关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愈演愈烈的货币战争。不仅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资本市场运作目标和手段的变化,而且要密切关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背景下经济发展目标和手段的变化。防范国际资本转嫁各种形式的经济危机,防范国际资本对我国市场的冲击,防范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发生。同时,要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的话语权。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