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平:牛奶馊了 就只能倒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8日 07:05  时代周报

  长平

  当人们谈论“第一桶金”的时候,往往暗含着这样一个逻辑:资本的野蛮行径,只会发生在原始积累阶段;等到企业做大做强了,资本就自然而然地规矩老实了,甚至有了维护和创造法律的需要。最近中国乳业内的一场混战告诉我们,缺乏监督的资本,就跟放任自流的权力一样,越强大越可怕,就像一场险情存在多年的泥石流,一旦爆发起来,不仅自身稀烂一团,无可救药,还会把整个社会予以裹胁、污染和侵害。

  经过扑朔迷离的网络混战之后,当地警方被迫介入,貌似复杂的案情很快明了:某知名乳业集团液态奶事业部的产品经理安勇,与所谓的公关公司合作,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攻击。安勇等涉案人员已被警方拘捕或追缉,该乳业集团正忙于洗刷自身责任。这个洗刷方式也简单而粗暴,那就是死不认账。安勇作为产品经理,与别的公司进行至少数十万金额规模的合作,他们却发表声明称其“擅自而为”,与公司决策没有关系,这是明显的不诚实和没有担当的表现。就算真如蒙牛的声明中所说,安勇未向上级请示,自行对外合作,那也是他的职务行为。

  该集团的声明中说:“公司负有教育不周、管理不力的责任。安勇对**及消费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深表歉意!”他们并不掩饰这种道歉的虚情假意,因为在该集团的人士看来,对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其造谣污蔑的能力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他们一边道歉一边爆料,让五六年前的一桩丑事公诸于众:2003年到2004年间,对手曾花费超过590万元,雇佣公关公司对其进行新闻攻击。”

  我之所以说警方是被迫介入,是因为从这桩旧案来看,要不要介入、什么时候介入以及介入之后怎么办,显然都不是他们能够独立依法处置的。五六年前那桩丑闻,案情早已查明,但至今悬而未决,警方称其不知如何处理。到了这一桩案子,警方更是主动将其定性为“个人行为”,并称“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此案有更深层的背景”。这种大事化小的态度不过是“此地无银”,恰好证明了案情背后“有更深层的背景”。蒙牛借道歉而抖出伊利的恶行,只是这种背景的一部分。内蒙警方在前案中的不作为,以及在此案中的奇谈怪论,不仅让蒙牛和伊利互相不买账,丛林恶战一再循环,更是让社会公义变成权力的玩偶。

  权力本来应该成为监督资本胡作非为、维护公平正义的力量,但是地方政府总是主动委身于“纳税大户”,成为资本家的“御用政府”。企业出了丑闻,政府首先要做的,不是去进行调查和惩罚,而是遮掩和包庇,成为资本作恶的共谋犯和保护伞。如今同处一地的两家“纳税大户”大打出手,地方政府显然左右为难,所以就出现这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半吊子工作。

  权力和资本的协作,让资本贪婪的本性无所牵绊,径自突破一切道德底线。三聚氢胺事件之后,再来跟中国的奶业谈论商业伦理,已经显得过分矫情,然而权力并没有结构性地加强监督,市场也没有整体性惩罚他们,所以他们不仅未加收敛,还在很多方面变本加厉。收买和培养所谓的公关公司,利用媒体进行污蔑攻讦,就是其表现之一。那些所谓的公关公司,干着造谣惑众的营生,有时还会不知羞耻地自称“策划高手”。这也是资本放纵的恶果之一。

  一些网络论坛、博客甚至新闻版面,拥有媒体的权力,享受了媒体的好处,却缺乏相应的媒体责任感,心甘情愿地被企业和公关公司利用,甚至主动参与恶意炒作。这就为资本的恶意竞争大开方便之门。

  资本、权力、公关公司和网络媒体的合谋,最终的受害者还不是“狗咬狗”的企业,而是被当作傻瓜来对待的消费者。至少在名义上,是消费者投票选出了政府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事实上他们成为被愚弄的对象。那些口口声声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企业,背地里却干着各种无良的勾当。中国奶业一再证明,这样的企业可以大行其道,也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相关环节都已经坏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如何能够得到保障?

  没有商业伦理的企业应该被唾弃,就像牛奶馊了只能倒掉一样。在地方政府、公关公司和媒体都不能受到制约的情况下,消费者应该坚决地远离这些企业。无论他们是民族的还是国际的,无论他们的承诺或道歉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只要他们没有为哪怕一次缺德受到足够的惩罚,消费者就不该让自己的孩子继续成为他们的商业伦理试验品。对待权力,更应该如此。

  作者系知名评论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