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反腐败与用脚投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5日 13:31  《商务周刊》杂志

  刚喂饱一只狼,就又得重新喂另一只狼。当收买成本持续居高不下,除了用脚投票,企业家能够做出的选择实在不多

  □ 文 王强

  最近和几个地方民企的高管吃饭,听他们讲起生意场上那些潜规则,深感腐败之。一位朋友说,他在公司负责的就是成天与当地政府打交道,他觉得中国的市场经济虽然建设了这么多年,但地方政府对经济系统和市场的操控仍令人难以想象。他直言不讳说,社会上一直批评经济利益集团腐蚀政府,其实更多的时候是政治行为腐蚀经济行为。

  我明白他的意思。一般所说的腐败,指的大多是经济利益集团对政府官员的“俘获”,通过行贿政府官员影响立法司法、政府管制和政策制定以服务于自身的特殊利益。但显然这位仁兄虽承认经济对政治的收买型腐败多有存在,但并不认为这是这个社会的关键弊病,在他看来,更大的问题反而是政府行为对社会经济肌体的侵害。

  有了这样的观念准备,我接下来听到的观点就不那么耸人听闻了。他们并没有过多抱怨地方政府的腐败和地方公共行政的不规范,而是抱怨起反腐败来——有时候反腐败反得有些过度。

  从理论上讲,反腐对企业的好处显而易见:澄清吏治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而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和潜在风险。但我的朋友呵呵一笑,说反腐意义确实巨大,民企不是不想反腐败,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反腐败反而增加了公司的“公关成本”。公司好不容易把政府关系打点到位,辛辛苦苦把项目搞起来了,生产线也建设好了,刚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政府领导被双规了,新的官员到任,公司还要重新“磨合”,前面打点等于作废。用他的话说,刚喂饱一只狼,就又得重新喂另一只狼。

  我虽然对不遵循市场规则的企业没有多少好感,但他们所处的环境确实严峻。开家公司,做个业务,办理各种手续的过程中需要靠“红包”才能避免一拖再拖。我在这里不是为他们辩护,作为企业,最大程度降低运营成本,获取最大的市场利益是其存在的基础。在一个理想化的市场体制下,任何公司也不会主动去增加一块俘获公共部门的开支。但理想的市场体制在市场化程度最深的欧美国家也不存在,公司也时常会受到来自行政部门的威胁,所以也不得不依附于政治权势集团,而且他们希望这个政治权势集团是长期稳定的状态。

  政府行政部门不合法干预市场的行为,学者们称其为体制型腐败,即政府通过有选择性的自我授予经济特权或限制准入来创造经济租金,并利用经济租金巩固、加强其对政府的控制。在强大的行政权力面前,民营经济部门自然希望能长期投靠一个稳定的地方政治集团,以期望通过最少的成本支出获得长久利益,所以你也就会理解中国的民营企业们为何不害怕官员腐败,而担心反腐败过度。

  这显然是个可悲的想法,其背后说明民营企业们对于吏治不信任的程度有多深:他们相信反腐败之后必然产生新的腐败,而层出不穷的腐败会让他们难以负重——这也是为何那么多企业家乃至金领、白领们选择移民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就怀疑我们一直说的“官商勾结”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从商业的本质看,企业肯定不愿意去主动勾搭官场,因为与官场合谋的前提是先要付出成本,这对于锱铢必较的企业来说是不划算的。之所以出现官商勾结现象,乃因为企业清楚自己通过支付收买成本能获得超额收益,这些收益来源于官员对公权的出卖。但是,当收买成本持续的居高不下,除了用脚投票,企业家能够做出的选择实在不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