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跳出北京治拥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5日 13:26  《商务周刊》杂志

  城市交通拥堵之所以是一种病,是因为一个城市和一个人一样,都有它合适的身高体重,并非越高越胖越好,否则它的心脏就会承受不了。我们的城市一直在追求发展壮大,大饼越摊越广,功能越来越复杂,聚集于此的人口越来越多,这病就会不可逆的日渐严重

  □ 文 高昱

  入秋以来,北京突然陷入空前的拥堵频发。北京城堵车是早就出名的,被称为“首堵”,然而像9月那么连续的全城大堵车确实前所未有。管理部门给出了雨天路滑、周末出行集中、中秋临近、新车持续增长、限行的4和9尾号较少等解释,民间则又加上各单位和外地送礼车辆蜂拥进京和史上最折腾的假期安排等原因。但众说纷纭之下,人们最关心的恐怕还是怎么办?

  如果我们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考虑这个问题,拥堵说明道路的供应满足不了需求,那么解决方案自然可以从两头同时寻找:首先,提高道路供给,比如多修路、提高单位道路的通行效率;其次,降低对道路的需求,比如控制购车、提高通行费用、优先发展运送效率更高的公共交通、修建地下和空中轨道交通。说起来方子很多,北京也基本上所有药都吃了,但结果是这病越来越严重。

  多修路是人们最自然而然的选择,但事实证明,这恰恰是最绝望的药方了。北京的道路系统不可谓不庞大,六环之后都已经修到北京的辖区之外了,但是人们还是发现,政府大笔花钱打通几条新路后,刚顺畅没两个月就又走不动了,这在理论界有个名词,“当斯定律”,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因此交通供给总是赶不上交通需求。限制居民购买汽车,也显然属于遭人骂的公共政策,且不说政府还靠汽车消费拉动内需,当一个工薪阶层十年不吃不喝都买不起一套五环以内的蜗居,他不买车你让他住在哪里?还有公交优先,大力发展公交和轨道交通被认为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但走进北京的地铁站,你会被汹涌的人潮吓倒。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时间,路上的汽车慢得像蜗牛,公共汽车一辆紧接一辆,上面也满满当当站着人,地底下的地铁,更是摩肩接踵,得拼命往里挤才能进车厢。公交快速道也划了,地铁越修越长,我们却一次次回到问题的原点。要知道,目前北京汽车保有量是450万辆,等于千人拥有量200多辆,这还根本无法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600—700辆的千人拥有量相比。现在这座城市的心脏已经出了问题,未来怎么办?

  城市交通拥堵之所以是一种病,是因为一个城市和一个人一样,都有它合适的身高体重,并非越高越胖越好,否则它的心脏就会承受不了。而我们的城市一直在追求发展壮大,大饼越摊越广,功能越来越复杂,当然还有聚集于此的人口越来越多,超出正常的身高体重之后,这病就会不可逆的日渐严重。在西方之所以公交优先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一个大的前提是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基本不变,或者是一种缓慢的增长,坐公交的人多,开车的人自然就少。中国则不同,本来就人口众多,政府又热衷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所有的资源都向大城市聚集,公交和道路建设根本赶不上人口、车辆的暴增以及跨区域流动的增长速度。

  所以在我看来,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扼制城市的膨胀速度,将过去集中于北上广深及少数中心城市的资源分散开来,把更多精力和资金花在解决区域差距问题上,使人们在更多地方都能乐业并安居,不必沦为大都市的蚁族。当然,这是一个更为浩大的系统工程,但小修小补已经证明是饮鸩止渴,要解决长远问题,也只能从根本上下功夫。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