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日报:楼市拐点到了吗 房价会不会再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3日 07:17  大洋网-广州日报

  《家天下》观点:该出手时就出手!  拐点很虚无 等也等不来

  小白评弹

  那些打算等楼价下跌再出手的人可能会发现,经过那么多年、那么多次调控,楼价从来没有跌到自己心中所谓的“底”。好不容易2009年春节真的到了一个有点明显的“底”,但依然没有到达广大市民觉得“笋”的底部。所以,记者认为,等是等不来拐点的,拐点总在一闪而过后才被人发现。甚至所谓的拐点是那么的虚无缥缈、似是而非,以至于当它来到时,没人敢说“它”就是那个拐点。 

  正如今年4月中旬出台的调控新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范围不可谓不广,影响不可谓不深,但从白云、荔湾和越秀三个市中心区域来看,好不容易部分楼盘的价格在六七月有些松动,但8月升势又有卷土重来之势,荔湾8月均价甚至以每周1000元/m2的速度上升。那么现在看来,六七月是否就是那个“拐点”呢?我也只能说,如果之后价格不再下跌,那就是拐点了;如果国家看到楼价还没有压下来,再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措施,那么六七月的低谷就不能算拐点,只是震荡过程。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又会指责记者“马后炮”了。但事实正是如此,那些曾经言之凿凿预言楼价必然下跌多少,又大声呼吁大家不要买楼的所谓专家学者,现在不都销声匿迹了吗?现在还有人敢预言楼价必然下跌,又或者叫嚣楼价必然上涨吗?没有了。记者的观点是,中国的楼价既受市场影响,又受政策影响。在一个政策不明朗的市场背景下,楼价这匹野马已经不再惧怕所谓的政策,除非有坚忍不拔、勇敢无敌的驭手出现,否则这匹野马将不知道奔到何时。 

  所以,如果你觉得要买房结婚,又或者觉得必须换房生养孩子了,那么只要感觉楼价比原先心理预期略低,就要及时出手了,千万不要指望能够等来一个“拐点”。因为当你发现拐点时,这个时机其实已经远去。 

  不过,记者在此也奉劝大家,买房还是要选一套自己能供得起的房子,市中心的太贵就买郊区,一手的太贵就买二手,能申请限价房的就申请限价房。那种必须要夫妻收入的一半以上才能供得起的房子,实在是自己找来压迫自己的大山。如果勉强买下来,到时发现供得太辛苦,请千万不要找人抱怨。     (陈白帆)

  十一可能是传说中的“底”

  小龙评弹

  十一临近,买楼高峰即将到来。“到底市场出现拐点了吗?现在该不该出手?”此命题中包含的含义似乎是只有市场到了拐点,买家才能出手。倘若按此逻辑,其结果显而易见——因为谁也无法预知拐点何时到来,买家可以永远不要买房子了。

  回想2008年的时候,楼价开始进入自2005年以来的下行通道,各个楼盘打折、降价、送家电、送管理费等各种优惠铺天盖地,亲朋好友同事同学的买房咨询电话也是不绝于耳。其时,社会及业界的讨论焦点一直都是楼市的拐点到了吗?楼价降了吗?该不该出手等等。但实际上,讨论归讨论,成交量在经历了下挫之后慢慢攀升,原来是不少买家都在“观望中”出手了。

  到了2009年春节前后,似乎是近两年来买楼“最抵”的时候,购买力实现了大爆发,不少买家成功抄了底。而在此之后,楼价向更高峰不断攀升。不过,在此之前买了楼的人虽然对自己没有再等等而有点小遗憾,但也终归是很庆幸自己及早出了手。

  现在的情形,记者觉得和2008年的市场情况比较类似。在新政及调控的影响下,社会各方面都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期。由于有了前次宏观调控的心得和经验,今年的这段时期似乎被“拿捏”得比较稳当——尽管在缺货的情况下,市场显得乏善可陈,但业界对此评价只是淡静,并非惨淡。近期,在旺市才会出现的“日光”现象卷土重来。上周末,在保利·春天里现场,记者所见,被叫到号选房的买家几乎都是心情激动、一路小跑地进入选房区。而华南碧桂园的“十年华南”组团,买家几乎都是“抢房”的阵势。记者也亲身体会到,近期的咨询买房电话着实多了很多,几乎堪比两年前。

  十一黄金周是传统的卖楼旺季,在宏观调控及业绩指标的双重压力下,即使是供需不平衡,预计尝到了甜头的开发商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开高价,都会以务实的“给买家以实惠”的心态开盘。因为倘若十一卖不好,以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十一后,广州亚运临近,大部分楼盘停工,工期赶不上,供应就更少,估计以后的市场状况就更说不清楚了。

  这个十一,记者大胆预计,是可与2009年春节前后相类比,会是买楼比较“抵”的节点,买家不妨理性大胆入市。在此期间买楼,就算没抄到“大底”,也算是捞到一个“小底”吧!

  (龙蕾)

  自住可出手 投资悠着点

  珏姐评弹

  到底市场出现拐点了吗?现在该不该出手?这真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要是说“拐点没到,还是先别出手”,那万一楼价就此开始涨了怎么办?反之,楼价下跌的话,被埋怨的也还是回答者。所以说,如今无论是地产从业员还是楼市记者,对于楼价的走势问题大多都不会有明确的表态,怕的就是误导了提问者惹来责怪。

  但尽管如此,业界也还是有人敢“唱跌”楼市的。日前,京城地产“大嘴”潘石屹在被记者问道楼价会不会走高时表示:“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市场,来自于供求关系。供应量减少,需求旺盛时,无论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房价一定会上涨。”

  今年“国十条”描绘了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新格局,就是通过“问责制”加大保障房建设的比例。这一点有人怀疑,当地方政府没有资金和积极性时,“两个50%”(即给保障性住房的供地不能少于50%;当年开工面积不能少于50%)如何去实现呢?可能仅仅是一幅美好的蓝图而已。这就要看政策的执行有多大的决心,愿意付出多大的资金了。

  潘石屹特别强调: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让住房价格和土地价格回归理性,回归常态;但一定还有另一股反作用力,已经购买了房子的人和开发商肯定不愿意住房价格下降,但这只是一种愿望,挡不住供应量的加大,回报率减少和企业资金紧张的压力。因此,“未来一年住房价格或有30%左右的下跌空间,将下跌到2009年年初的房价水平。”这是潘石屹对市场的明确预期。

  不过,记者以为,潘石屹的观点具体落到了不同地方也许就未必全部适用了。因为,迄今为止,在各地并没有见到“两个50%”有更具体的落实措施,反而是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依然高涨。日前,城建集团再次创造了番禺区的“地王”,就是开发商看好后市的例证。

  与此同时,金沙洲、华南板块同期出现了“万元楼”热卖的景象,这也表明,买家怕的就是等来的是涨价,因此赶紧买了才安心。

  所以,记者的建议是,假如是用于自住的话,趁着楼价现在有所回调,加上不少楼盘都有些优惠之际,看好了就还是出手吧,别管拐点不拐点了。若是为了投资的话,那就要小心了,说不准房产税、增值税等啥时忽地冒出来,让你到头来白忙活了一场。   (王荔珏)

  跌都没怎么跌 谈啥拐点?

  阿涛评弹

  前段时间部分楼盘价格下降,一部分置业人士放弃观望果断入市,部分区域楼市供需两旺。不过最近有些数据反映出广州楼市出现了一波量价齐升的反弹。据某监测数据显示,8月份上半月广州市一手楼市成交面积同比上升五成多,而价格也同比上涨4.2%。这些数据引发了置业者的关注:楼市是不是出现了拐点?现在该不该出手置业呢?

  对此,记者认为目前还难以用得上“拐点”这个词。拐点一般是被认作是从降价到涨价的转折,但是经过近4个月的调控,楼价并未有实质性的下降,因此也就无“拐点”这一说。从调控的情况来看,广州部分楼盘确实有降价的行为,但是涉及面并不广泛,而且多集中在郊区。而在中心区,楼价不仅没有下降,而且还有上涨,只不过在调控之下,上涨的幅度有所减缓而已。记者预计,今年余下的时间内,调控仍将是影响楼市基调的最主要因素,受此影响楼价将延续目前的情况,也就是郊区盘会有窄幅下调,而市区盘价格仍将坚挺并持续上涨,整体楼价还是呈现缓慢上涨的趋势。

  记者认为,在调控出台之后很多人预计的楼价将大跌的情况不会出现,不过这也并不是说今年就没有出手的机会了。接踵而来的“金九银十”不失为出手的好时机。理由是今年国庆的推货量比预料的还要多,此前开发商鼓吹的“缺货论”并未出现。无论是记者了解到的情况还是有关机构发布的研究数据都表明,不仅今年下半年的货量大幅增加,而且局部区域还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开发商为了完成销售计划,可能会采取增大优惠折扣的方式来促进销量。因此,对那些确实有置业需求的人士而言,选择此时果断出手应该是良机。

  可能很多人会问:如果国庆后楼价又下跌怎么办?的确,未来的情况谁也说不清,但是提醒大家的是,永远也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未来降价,在房价上尤其如是。记者有两个朋友都要购买第二套房,一个从2007年便开始对一次次的调控报以极大希望,结果至今仍在寻觅中;另一朋友去年高峰期以高价入市,尽管之后便遇到调控而备受朋友“耻笑”,但是他自己却看着还在上涨的楼价偷着乐。这两个例子可能不具代表性,但是也能说明在房子上,抓住眼前的机会才是最现实的。  (黄涛)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