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校医”职业沦为裙带福利
□邓海建
6月2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6月20日,南京师范大学一学生在宿舍洗澡时触电,事发20分钟后校医才出现,未立即施救而是打电话叫救护车,其间不停地张望等“救兵”,触电学生最终不治身亡。学校下发通知禁止知情学生与家长接触,禁止接受采访。据透露,校医多是校领导、教授的亲属。
欲盖弥彰的危机公关,不禁让人对“触电门”与校医之责浮想联翩。上过大学的都知道,高校校医专人专职,物质供给充足,工作场地舒适,相比于忙忙碌碌的讲师助教,算得上是个“肥差”。这当然不是说所有的高校校医都在“误人子弟”,而是在现实中,一些高校将本应人命关天的校医职业,弄成了权力赐予品,或成为谈判之筹码,或成为寻租之利器。
学生也不傻,正如不会把模型汽车当汽车开一样,一般不指望拿校医当医生使。小毛小病图个便捷便宜,反正找校医也不会死人;真要不放心了,大医院几步之遥,轻易不会把救命稻草抛给一些校医——这就不难解释一个怪现象:全国高校人数巨大,学生又处在最活跃的青年期,高校中为何却鲜有“医疗事故”发生?不是不发生,而是学生早就对一些校医失去了起码的职业信任。那么,校医的最大功用,无非有二:一是证明这个高校“高大全”,啥也不缺,是个“正常人”;二是应对抽象的评级检查时不被扣分,论证起学校重视学生身体健康也有个抓手,不至于贻人口实。
似乎很少看到高校公开招聘校医的,在一些高校“校医”沦为一种裙带福利的时候,这个职业就已经异化了。一座大学里往往什么都有,从托儿所、幼儿园到医院,但问题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推行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校医就是不能市场化呢?在校医这个问题上,高校完全可以有两个更经济的选择:一是撤销高校医院,因为高校基本都在市区,医疗资源并不稀缺,至于急救等问题,公立医院不会比校医怠慢;二是高校向社会医疗机构购买公共服务,校医由医疗机构派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可以想见,这两种方案都能有效应对高校“校医不医”的问题,市场化的医疗机构也会乐于接受。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然而最大的问题,仍在于行政化的高校体制。裙带福利只是高校行政化之弊的副产品,积弊不除,“校医”自然还会“怪并幸福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