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勇:楼价高不高在于保障房有多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3日 08:12  信息时报

  珠江观察 ◎赵勇 媒体人

  全国两会大幕刚启,广州的全国政协委员黄文仔已成焦点人物。比如他说,广州的房价并不贵,也没多大泡沫,因为“泡沫不破就不叫泡沫”。这话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黄文仔本身就是开发商——开发商委员为开发商利益代言,消费者代表为买房人鼓与呼,这才是正常的利益协商。

  其实如果大家不那么情绪化,就可以看到,黄文仔委员的一席话,也说了一些符合消费者利益期待的话。比如,他建议说:“有些城市一年卖地收入动辄数百亿元,应该至少拿出其中的五成以上,兴建保障房,解决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这番话其实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大趋势暗合。与广州同为楼市标杆的北京,就明确提出今年的楼市调控目标:要拿出一半的新增土地和卖地收入用于保障房建设。而在重庆,更是开始大批兴建不限申请者户籍的公共租赁房。黄文仔委员的“五成论”,与这些城市的举措理念相同:所谓的楼市调控,就是政府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至于商品房价的涨跌,自有市场调控。开发商赚多赚少,政府不必理会。

  我始终觉得,只要政府能把保障普通人住房的问题解决好,真正的商品房市场是涨还是跌,都不是什么问题。长期以来,我们把住房当作经济政策的一部分,所谓的“房地产支柱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但事实上,各国的发展经验都已证明,住房只能是社会政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应该在房地产市场中占大头,完全市场化的商品房,只能是很少的一部分。但在我们这边,自1998年房改以来,一股脑儿把老百姓都推向了完全的商品房市场,社会政策被完全当成了经济政策,政府保障民众居住权的责任被推得一干二净,这样搞法,不乱才怪。

  所以我很赞同黄文仔委员的“五成论”,它虽然是开发商提出来的,但却很清醒很实际。我在想,如果广州能拿出至少一半的土地财政投入保障房建设,并像重庆一样放开公共租赁房申请者的户籍,那么广州的楼价是不是高,楼市到底有没有泡沫,有多大的泡沫,都已经与享受到了保障房的中低收入者没有关系了。到那个时候,楼价高和有没有泡沫,还会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吗?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