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禹:暖冬推快物价增速时须严防恶性通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1日 11:02  央视财经频道

  央视评论员

  12月11日10点,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1月最新经济运行数据,CPI由负转正。央视新闻频道立刻做出报道,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就此指出,最新数据体现出我国经济在加速回暖,CPI的转正意味着价格总水平可能正进入一个加速上升的通道,虽然温和通胀并不可怕,但对明年可能出现的恶性通胀必须严加防范。

  杨禹认为,11月份工业增速比上个月明显加快,考虑到CPI、PPI的上扬态势,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回暖正在提速,“暖冬”已成现实。这对全球经济的复苏是个好消息,对中国则具体有两个特殊含义:一是目前正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各部门、各地区着手制订明年具体政策的时候,此时“暖冬”信号明显,有助于明年各项政策进一步体现结构调整的方向,有助于明年资金投向的优化。二是目前正是企业判断形势、研究确定明年投资经营策略的关键时刻。“暖冬”信号有助于企业提振信心,在明年拿出更积极的姿态。此刻也正是广大农民工琢磨着明年开春要不要出来务工的季节,是明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阶段。经济整体向好,以及企业态度积极,对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们都是好消息。

  温和涨价不可怕 恶性通胀需严防

  谈到各界最为关心的价格形势及通胀可能性,杨禹指出,在刚刚公布的数据中,CPI的由负转正,在意料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胀已经到来。11月促成CPI上涨的具体因素中,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占了最大份额。但这类价格的上涨往往带有季节性因素。比如,有些地方最近大蒜价格暴涨,但到饭馆里点菜,可以看到那些要用很多大蒜炒的菜里,大蒜用量并未明显减少,说明一是餐馆的诚信度提高了,二是大蒜这种个别食品价格的上涨,对总体态势影响不大。再比如最近部分城市食用油价格上涨。其实每年元旦春节前,食品油价格都会涨一些,而且今年上半年这个价格在下降,所以也不必过分担心。

  杨禹强调,虽然对目前部分商品价格的温和上涨不必太担心,但必须看到,我国价格总水平的变动速率,在不同时期里并不一样。之前一年CPI在低位徘徊,一旦进入正增长区间,特别是在工业增速加快和信贷环境仍宽松的大环境下,在明年仍首先致力于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下,CPI、PPI可能出现加速上扬态势。这需要宏观调控者给予高度重视,做前瞻性判断,及时采取措施,严防恶性通货膨胀在明年年中或下半年的出现,避免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

  杨禹还提醒说,水、电、油、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的改革,符合大方向,要积极推动。但这类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应选择在价格总水平比较低的时期,以便不太影响总体价格水平,不太影响中低收入群体生活。目前国内很多地方仍在考虑近期乃至明年推进这些改革,而价格总水平提供的改革时间窗口,可能快要关闭了。改革推进者需审时度势,结合当前和明年价格走势的最新变化,合理确定改革力度和步骤。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