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电摩国标藏着利益之魔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9日 08:15  海峡都市报

  张海英

  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日前出台的“电摩国标”,引来舆论大哗。随后,国家标准委发布有关说明,称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不一定就是电动摩托车,但这依然不能平息争论。

  中国自行车协会近日表示将申请暂缓实施“电摩国标”,称该标准易造成社会不公平。(《扬子晚报》消息)显而易见,这个“电摩国标”的出台过于仓促,既没有公开征求社会意见,也没有在相关行业内达成共识。匆促出台的后果是,不但损伤“国标”公信力,而且令上亿人面临两难:是考驾照还是放弃骑行。

  给电动车制定“国标”有其必要,但有关方面既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让“国标”被某些利益集团所左右。制定“电摩国标”的相关人士称,标准拟定的程序合法,征求了相关企业意见,也得到了有关部门同意。然而,大部分电动车厂家却说不知道———所谓的“程序合法”,只是标准制定者的一面之词。

  在我看来,这个“电摩国标”不但在程序上有问题,而且让人怀疑其背后隐藏了什么“魔”。一是利益之“魔”。如果中国自行车协会揭示的“强势利益集团利用标准手段设置技术壁垒和准入壁垒”之说是真的,那么,“电摩国标”很可能是在利益集团操纵之下出台的。既然自行车协会已指出利益集团是摩托车行业,后者应该公开作出回应。

  二是权力之“魔”。“电摩国标”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下属的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拟定,这是一个专门制定标准的特权机构,但不能仰仗自己有特权就可以不按程序制定标准。更重要的是,当自行车行业与摩托车行业存在博弈时,这样的“电摩国标”,岂不是明摆着偏向摩托车行业?既然称为“国标”,就应该代表国家水准,融合相关行业利益与公众利益。然而某些“国标”不但荒唐可笑,而且背离民意———制定者不是看公众的脸色,而是看某些利益集团的脸色制定标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