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于美元的三点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4日 13:08  《商务周刊》杂志

  □文 缥缈

  10月3日,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表公报说,世界经济虽有复苏迹象,但增长前景脆弱且受失业率上升威胁,经济刺激计划应继续执行。这是G20“升级”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后,G7首次召开部长级会议:尽管与会代表强调七国集团依旧重要,但难以回避这个“最富国集团”影响力下降的现实。

  汇率问题是这次七国集团财长会议讨论的重点之一。此后,欧元对美元汇率延续其自3月以来大幅上扬,纽约外汇市场升至1欧元兑1.50美元上方;日元高点升破88日元;黄金高点突破1070美元;最夸张的是原油,每桶自66美元启动,连续三周,升至82美元;业界通常认为,美国政府有意把允许美元贬值作为加强美国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美元暴跌,对于我国来说其影响会在三个重要的方面逐步显示出来。不但影响到我国中长期的货币政策,而且影响到股票市场的何去何从。

  首先,是外储升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7.9%;但广义货币量(M2)增长28.46%,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24.79%。同期外储增加1856亿美元,同比少增 950亿美元。当前的出口面临压力,如果四季度楼市成交继续下降,需求就难以启动。相应的,在人民币资产方面,股市从去年的1664点涨到3478点,基本已经反映了今年的基本面;楼市成交相对海外市场,属于前景不明;除非四季度全球经济出现进一步向好的数据,市场很难重拾升势。

  第二个问题,是人民币何时加息。在传统的教科书中,钱和货币主要是形态上的区别,持有钱的人们,在消费之后,注意力马上转移到所购买到的东西,所以钱对于个人来说,不会减少(消费扣税是另外一个概念,不予考虑),没有人会注意到自己的钱最终到哪儿去了。但是“货币”却不那么容易脱离人们的视线,货币不会因为转移为消费品而导致消费者察觉不到它的消失。你可能不在意钱的动向,但你却不能不关注货币的动向,特别是持有某国货币的成本问题。利率作为持有货币的市场流通成本,与作为钱的沉淀(呆滞)成本,其差异是相当巨大的。

  我们对于物价的态度,会根据货币总量而改变。如果货币总量增加,我们就会更容易的感觉到物价变化;如果长期货币供应的成本总是低于物价的走势,社会就会丧失稳定。

  人民币何时能够根据其供给能力调整利率(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之下,其实就是何时加息)?这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更非短期可以化解的利空。G7称,人民币升值将“有助于促进中国和全球经济实现更平衡增长”,其潜在的问题是:“平衡增长”之后,人民币的汇率比价会比现价更为合理吗?如果反过来思考,我们是否应该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压制汇率呢?明年前两个季度,国债利率定在多高的水平才是合理的?在存贷利差已经稳定并且逐渐“敞口”的情况下,人民币存款的利率还能不能提升? 

  第三个问题,美元将会在多大的汇率区间之内震荡、整理。近期美元的趋势很弱。对于美元来说,如果长期贷款利率始终在零附近,那么美元的未来还会深幅下跌。美元的问题是流通中的货币太多,沉淀中的货币太少;联储的问题正好相反,沉淀中的货币太多,流通中的货币太少。说穿了,这是狗和狗尾巴之间的关系。狗永远咬不到自己的尾巴,仅凭“主观愿望”,只恐“无计可施”。

  除了美元的弹性之外,我们必须同时看到,美国仍是一个具有战略意识的超级强国。事实上,美国有实力随时收紧银根,再次发动通缩。换个说法,联储也许逆势加息——只有强币,才有强国。

  所以,大家千万别赌美元的“单一趋势”。美国作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理所当然地是不怕通缩的;作为正在改善其资产负债表的华尔街的金融机构,照说更应欢迎通缩。所以,站在美联储的角度,实在没有比适时通缩更“明智”的选择。正因为如此,即使跌成现在这个惨样,美元也很难在此位置一路暴跌下去,只是,美元的每一次反弹,都会受到全球地缘政治的影响,未来的反弹空间并不很大。

  事实上,美国的国家战略,是要保证其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美元汇率贴水,对于盘活美元资产相对是最有利的。由此,如果美债持续弱势,资产的价格才能逐渐上升。

  目前,各国央行和所在国的投资机构持有全部美国国债的43%,而且,这种只有3%回报率的“美国国债”,因为长期汇率的贴水,应当是要多少就有多少。此时加仓追进美元资产,无论如何都是有问题的。

  当前,有些人主张今后的一段时间之内,也许会发生譬如“美元中兴”的新一轮行情,这在逻辑方面应当是不错的,但其可能性基本上是零。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