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7日 15:11  《新财经》

  文/渝 京

  中国经济正在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应该转变。前一段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土地、矿产、环境和低价劳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导致经济向低端产业集中

  当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环境保护如何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发展如何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摆在中国面前的难题。

  2009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六?五世界环境日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司副司长何炳光,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等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并就如何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进行深入探讨。

  厉无畏:最大限度降低  资源环境代价

  随着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自然资源遭到了掠夺式的开发,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工业文明的局限性迫使人类必须开拓新的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它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以绿色经济为发展模式,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改变目前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形成新的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物质、精神文明全面的系统。对于人类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对中国而言,这个历史进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应对风险和参与竞争的实力。这也为我们探索环保新路提供了契机。

  我们要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全面调整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统筹思考,与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协调前进,环境保护要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要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创新环境保护的管理模式,建立全防、全恐体系,把环境保护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个领域,要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厉以宁:建设生态文明  要靠财政支持

  在西方经济学流行一种说法,叫资源诅咒。意思是,有些国家、地区虽然自然资源很丰富,但经济反而搞得非常糟,其中,就包括生态破坏等问题。地区资源的丰富究竟是祸还是福?可能是祸。因为有些地区拼命开采资源,造成生态破坏,结果连人都无法生存了。但是,更多的情况下,资源多了应该是福。所以,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在什么条件下资源多了是祸?在什么条件下资源多了是福?

  祸与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可能一开始是祸,但后来觉察出了问题,就开始改,开始注意环境问题,注重生态建设,这样就变成了福;也可能原来享受了好处是福,越来越不注意,问题就变成了祸。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对于有些省来说,资源的确丰富,但资源丰富造成的现象是什么呢?过量开采、过量捕捞,最后造成生态破坏问题。

  另外,我们还应该研究的一个问题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保护环境是财政支持重要,还是金融支持重要?中国的实践证明,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者贫困地区来讲,可能财政支持更重要。建设生态文明,如果国家没有财政支持,很可能最后没法取得成功。金融的开放可能还是有害的,因为金融开放以后,容易造成吸管现象,把本应该投向贫困地区的钱吸引到发达地区。

  关于环保产业,经济学对其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一种是狭义的。狭义的环保产业如环保机械、环保仪器、环保用品,这当然可以带动经济增长。而广义的环保产业,比如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土壤改良、治理沙化等,同样可以增加就业,带动经济增长。

  何炳光: 节能环保产业  将成新增长点

  节能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的综合性新兴产业。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少国家将发展绿色产业作为经济复苏的发动机,制定了庞大的规划,投入了巨额资金,借助绿色产业来寻求出路、创造就业机会并刺激经济增长。我国自“十一五”规划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以来,节能减排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节能环保产业潜在市场巨大、带动能力强、吸收就业多、综合效益好,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促进消费、扩大投资、稳定出口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从长期来看,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利于提升竞争力,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全球新一轮的绿色经济和低碳发展浪潮愈演愈烈;另一方面,节能环保产业存在着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延伸的趋势。我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环保市场,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加强自主创新,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使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家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周大地:立足现实国情  实现低碳发展

  环境问题和国家能源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能源不但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必要基础,同时,能源利用不好,也会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所以,中国能源到底怎么发展,对我们今后的环保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能源正面临重大调整,我们都寄希望于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清洁能源发展较慢,跟不上消费增长的节奏。本世纪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达年均8.9%,是世界上能源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为了满足能源需求,只能先挖煤,从而导致能源中煤炭的比例增加,这给我们的资源环境带来很大压力。

  我国经济正在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应该转变。这次经济下滑不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国内经济增长前一段的模式难以持续。我们前一段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土地、矿产、环境和低价劳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导致我们的经济向低端产业集中。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能源领域必须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进一步强化节能优先。即使要追求一定的增长速度,也要防止继续扩大已经过剩的产能。

  中国的能源结构有别于发达国家,煤炭占70%,核电等新能源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所以,要尽可能发展短期内就可以产生能源供应的清洁能源。

  对中国来讲,发展低碳能源是有可能的。但是,发展是有过程的,要有科学性,要讲经济性,要考虑公共资金投入最大、最优化的问题。不能盲目投入,否则尽管花费了很大力量、投了很多钱,但是能源增量问题依然得不到根本解决。走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是要科学借鉴国外经验,不可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和理念。我们应该多搞科技创新,而不是盲目把国内不需要的产能做大。

  王毅:采取综合措施   实现经济环境双赢

  发达国家在过去一百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目前都有体现。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新一轮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环境问题很复杂,核心的问题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和冲突。如何解决问题,需要综合性对策。

  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并且通过政策组合或者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竞争力。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怎么实现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大概有四大任务:第一,要加强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第二,维护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第三,保证资源,特别是战略性资源的持续安全供给和高效循环利用;第四,实现环境和发展的双赢。

  在设置目标上,应该把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结合,把效率和总量相结合。不应仅制定五年的目标,而应把规划的目标延长到十年,乃至二十年。我们现在面临比较大的国际、国内变化,要适时调整节能环保指标。同时,必须考虑怎么降低成本,特别是从税收方面考虑,要通过实施有效的财税等环境经济政策,帮助企业在经济与环境上实现双赢。

  (本刊记者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