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4万亿投资发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 17:53  东地产

  《东地产》周东健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了截至4月底,4万亿投资前两轮总计2300亿元中央投资的进展情况。

  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投资清单,投资比重最大的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工程达到15000亿元,占总投资的37.5%,而用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为1500亿元,不到总额度的4%,只有3.75%。

  4万亿投资侧重基建工程可以理解。

  一般来说,基础设施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从原材料的生产到运输,再到招募进行建设的劳动力,以及保障劳动力的生活等一系列的链条中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基础设施都是些民生工程,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消费创造了便利条件。

  然而,在投资向基建工程中的15000亿元却不乏“变相”流向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事实上,从今年3月份以来,就一直在传闻4万亿资金中许多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

  国家审计署发布《关于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审计情况》中也披露,4万亿的资金落实情况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虽然没有明指房地产市场,但是房地产市场在近期内迅速井喷,房价不断上涨情况还是显露出一些迹象。

  在投资过热后,相关部门从担心房产市场过冷到反过来担心市场过热。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过度侧重基建和与基建相关产业的问题。

  从另一方面来说,公众最不能理解的,便在于对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资比重过低。

  此前有人认为,中国在经历了30年的经济发展之后,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在的问题是公共事业欠债太多,老百姓在住房、医疗、教育这些基本生活支出上负担过重。所以本次投资的目标应该是从调养社会肌理的角度夯实国家基础,实现民生减负。只有致力于公共财政在学校、医院与住房等方面更多承担,致力于提高房保、医保、劳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水平的一揽子计划,编织好社会安全网,才能够扩大内需、形成“消费型社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