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就业难也是一次挫折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6日 10:27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据媒体报道,一份对全国31个省、区、市3570名正在求职的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84.5%的人认为对大学生来说,找工作的过程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挺过去了就会让自己更坚强。56.3%的人相信,找到工作并不是赢家,真正的赢家应该是在这个冬天里战胜了自我的人。

  就业挫折逼迫大学毕业生不得不为就业问题四处奔波。挫折以残酷无情的面孔切入到学子内心深处,这是金钱都买不到的人生历练和精神涅槃。就算工作没找到,却寻觅挖掘到了永不放弃的人生信念、能屈能伸的青春本色。这何尝不是一种价值观进步呢?

  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要多给孩子们一点挫折。可现实生活中,只要带一点苦味,家长就会无情过滤掉。就连“吃苦夏令营”都成了“享受夏令营”,有家长全程陪同,为孩子购买了很多小食品等。孩子养成了“顺利依赖症”,一点小问题、小挫折都大喊大叫。不愿吃苦、不肯吃苦、缺乏协作精神、自我意识很强,所以,有专家说这就是“草莓族”:“外面光鲜夺目,却质地绵软,稍一施压就整个抵抗不住变成一团稀泥”,“抗压能力低,心理承受能力低;一有小挫折就像草莓被碰撞到全身,被撞烂了无法恢复”。

  家长娇惯孩子,社会不会迁就孩子,就业机会根本不会给予这些“脾气大的人”。现实是最好的大学,失败是最好的导师,所有的包办代替都被无情切断了,这会逼迫孩子不得不自觉纠正弱化性情。

  “找一次工作,胜读十年书”也许有点夸张,可在煎熬中得到的人格进步却是不言而喻的。找工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成长和发现的过程,找到自己的内心追求,也许这是比一份工作更重要的东西。这种结结实实的挫折是就业难对自己的考验,更是别具匠心的社会呵护啊!

  令人欣慰的是,面对这种巨大挫折,这些“80后”并不像大人担心的那样弱不禁风、不堪一击。草莓性格转换成了核桃性格、坚果性格,甚至还镀上了金属色彩。这说明,孩子是愿意接受挫折教育的,而不会出现“水土不服”。

  请用欣赏的眼光认识今天的“鸟巢一代”,虽然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和缺点,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他们成为未来坚强的开拓者。他们既传统,又现代;既自信,又开放。面对挫折、苦难,他们会勇敢面对,当做人生的一次磨练,而根本不会倒下、垮下。

  “温室里育不出万年松,庭院里养不出千里马。”果断大胆地将挫折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家庭教育吧,它是孩子成就伟大、坚强的高温炉膛,更是摆脱溺爱,走向“就业蓝天”的坚强的精神翅膀!雷泓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