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规范国企高管薪酬不能闭门造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0日 16:19  燕赵都市报

  □王毅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知情人士透露,一部涵盖所有行业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总规范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该人士表示,“这一规范将成为全国所有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指导性意见,并于‘两会’前上交给国务院审批。”高管与职工薪酬水平将考虑控制在10到12倍。(《成都商报》2月19日报道)

  按照通常的道理,国企高管的薪酬标准是多少,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此前虽然有2002年制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目前的薪酬制度对高管的薪酬予以规范,但由于对国企高管的监督与管理都极易流于形式,因而使得国企高管与职工平均工资之间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从国企发展的角度看,高管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只能说明所谓的国企激励机制出了问题。

  前不久,财政部发布了金融类国企高管薪酬管理的相关文件草案,有机构根据其中细则推论得出金融高管280万的年薪上限,这一数字引发争议;如今,人保部的高管薪酬总规范也在制定之中,据称国企高管的薪酬标准应该是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10~12倍。

  如同金融高管的年薪上限280万元被广泛质疑,并被认为其制定的标准过高一样,此番针对所有国企高管制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12倍这一数字,究竟是从何而来,具有怎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公众却无从得知,这是一个非常令人迷惑的事情。

  若由此深入探析,则会发现,无论是金融高管的最高限薪,还是国企高管的薪酬规范,之所以被公众广泛质疑,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规范在制定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开门求解的公开姿态,并没有广泛聆听公众的意见,甚至是国企职工的意见。相反,这些规范在制定与起草的过程中,都采取了闭门造车的方式,在这样一种非常不透明的规范制定过程中,高管们的标准究竟是如何定出来的,自然要受到普遍的怀疑与质问。

  其实,并不是说国企高管不能拿高薪,而是当下国企高管的薪酬本身就是个谜,加之监督乏力,公众期望对国企高管薪酬予以规范,除了希望从制度上对高管薪酬予以量化外,更期望的是让高管的收入变得透明化,而非如同现在这般的黑箱化。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量,笔者以为,在制定出相应的标准之后,把标准交由国企职工来审议,甚至可以交由社会来评判,唯有越来越多的民意掺杂其中,方能让国企高管的薪酬避免由上说了算的单一化,方能让国企高管的薪酬标准变得更加合理与科学。

    相关专题:

    聚焦金融国有企业高管限薪令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