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能力与意愿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的两个基点(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10:54  解放日报

  对企业生产性需求而言,企业投资不仅会通过要素购买而拉动内需,而且会通过就业创造而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从投资能力的角度看,在经济下滑趋势明显的背景下,企业的资本可得性直接决定着其投资规模和能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民营企业通过创造就业、提供税源、扩大出口、增大投资等途径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无论是从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的角度看,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始终面临着融资能力不足的难题。必须深化对国内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的改革,在直接融资市场上,应从经营效率的角度出发,主要按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等条件、而不是所有制属性来提供融资机会。在间接融资市场上,应通过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业务范围拓展来增加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资本提供力度,同时应在强化监管的前提下,通过有序发展民间融资机构来化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从投资意愿来看,企业的投资意愿取决于其对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判断。在商务成本增大而收益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条件下,企业即使有投资能力也不会轻易选择扩张性战略。我国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稳定企业对未来的预期,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除此以外,政府必须从公共产品供给和行政效率提高的角度出发,通过经济体制完善来降低企业经营的制度性成本,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增强投资意愿提供更为有利的体制环境。

  为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道路、桥梁、机场、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降低企业经营的物质型交易成本。同时,应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增强劳动力的流动性,通过深化教育制度改革提高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含量,通过深化科技制度改革以增强现代技术的可得性,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率提高以降低企业经营的政策成本。显然,这些有助于企业商业成本的降低并形成激励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持久动力。

  (作者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