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预料之中的意外降息 央行双降时机值得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 19:36  东方网

  来源:东方网 作者:方翔

  正当众多投资者将周一沪深股市的下跌,“归罪于”周末预料之中的降息没有出现的时候。晚间,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从2008年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从2008年12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此时宣布“双降”,选择的时机值得关注。

  央行11月底刚宣布降息108个基点,创下11年来存贷款利率降幅之最。然而,市场并未因此降低对央行再次降息的预期。随着美联储在12月16日调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至0-0.25%区间的纪录低点,市场对央行降息的预期再次加大。与此同时,日本中央银行在12月19日决定将短期利率由0.3%下调至0.1%,这是该行自10月底以来的首次降息。这些都使得分析师认为,在剩余的十几天内,央行仍可能选择再次降息。特别是在上周末的时候,降息的预期更是达到了非常大的地步。

  但是预料之中的降息并没有出现,这也使得沪深股市在周一并没有随周边股市上扬,而是出现了下跌。就在许多人认为短期不可能降息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在周一晚间却突然宣布降息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些都让市场大感意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2月18日曾表示,中国利率调整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数据,是否进一步降息并不会被美国最近的降息举措所影响。中国从现在到明年年中都有降息的压力,但是否会下调利率,还要考虑CPI的下降速度。这无疑使得许多人都觉得央行在年内降息的可能性虽然存在,但并不是很大。

  央行近日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较多,但货币供应量增速仍继续走低。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取得一定效果,但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仍未回升,显示宏观经济面临的通缩风险日渐加大,这也是此次央行选择年内选择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有关专家表示,信贷难以继续保持强劲,必须通过降息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降低融资和投资成本,把民间信贷需求尽快刺激起来,才能最终提振经济,央行在此时选择“双降”无疑显示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

  有关机构认为,降息仍是明年的主基调,预计未来一年中,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将下降到1.44%,贷款利率至4.5%,2010年则分别下降到0.9%和3.96%,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到9%。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