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圣祥
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透露,国家未来会考虑火车客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对于火车票价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铁道部的希望是“保本微利”,“实现铁路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在保障公共服务的基础上,也为运输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比较好的环境。”
所谓火车票价市场化改革,实际宗旨就是要求涨价。但是,与一般涨价诉求不同,“票价市场化改革”,意味着铁道部要求的不只是票价的单次上涨,而是摆脱“国家批准”获得更多自主定价的权力。因为,“目前铁路的运价还是要经过国家批准,批准之前我们不能做任何变动。”
如果铁道部希望的只是“保本微利”,那么我们很疑惑的是:现在铁道部难道是长期处于亏本状态吗?何况,铁道部该是一个企业的名字吗?既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政府机关,而且一切投入和成本皆由纳税人埋单,要那“微利”作甚?未必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也得讲究一个利润?铁道部是不是有点太不避“政企不分”之嫌了?
要搞价格市场化,经营主体的多元竞争应是基本前提。否则,生意是独家垄断的,价格却要搞市场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么,中国铁路是否已经实现了充分的市场竞争呢?要知道这一点,只用看消费者是否拥有“用脚投票”的权利:对一家铁路公司服务不满,他们可以愤而选择另一家吗?
对于垄断的铁路经营而言,所谓“价格市场化”更准确的提法应该是“价格自主化”。一旦“价格自主化”了,谁来保证火车票价永远只是“保本微利”?“微利”又该具体怎么个“微”法?国家对垄断行业实施政府价格管制,乃是遏制垄断行业非道德行为的必要举措。否则,垄断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倒确实是好了,普通民众和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却将从此跌入地狱———想涨价就涨价,反正都是“市场化”。
如果铁道部真要搞火车票价的市场化改革,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先进行铁路运营的市场化改革。只有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才符合进行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条件,也才可能产生相对公平合理的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