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创业案并不是“不该发生的故事”,主角吕梁也不是“天外来客”,在“坐庄成风”的证券市场里———
今天下午1时30分,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中科创业案的审理进入了举证阶段。由于主角吕梁缺席,其他6名受审者出现了相互辩驳、指证的戏剧性场面。
检察官吴春妹出具了董沛霖的口供:“操纵股价时,由丁福根、庞博下达指令。”丁福根立即纠正说:“是吕梁下达的指令。”庞博也强调:“我不是下达指令,而是传达指令。”
整个庭审过程中,最频繁出现的一个字眼是吕梁。那么,又是谁造就了吕梁?
1998年,吕梁插手康达尔时,可以说是“赤手空拳”,甚至因为投资期货失败,身背2000万元债务。但是,短短两年间,他就凭借着融资而来的54亿元资金,在股市上呼风唤雨,导演了一场震惊业界的“坐庄”悲喜剧。应该说,他离不开来自各方的支持者,也离不开催生其萌芽、生长的证券市场大环境。
3天来,被告人的交代给人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没有融资,吕梁将一事无成”。据操盘手庞博回忆,1998年11月,吕梁找到她说:“现在,要有重要的事情做了。”1个月后,从深圳转来了第一笔0048股票,大约150万股。另一位操盘手丁福根至今还认为,这笔最初的股票来源神秘。结果,吕梁向属下面授机宜,称其发明了一种融资办法,就是代客理财,签订抵押股票的融资协议,有利息和止损线,如果利息定在15%以下,差额部分可以作为联系者的奖金。
吕梁首先获得了老朋友董沛霖的支持。董沛霖是上海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当吕梁把自己关于“善庄”和长期持股的理念向他陈述后,两人一拍即和,董沛霖马上从哈尔滨、海口等地拉来了上千万元资金。此后,董沛霖愈发不可收拾,先后为吕梁拉来的资金高达7亿多元。
为吕梁融资3.1亿元的李芸称,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证券公司。这些券商为了促进交易量,多收手续费,十分乐于提供资金,只要有协议。甚至,一些从事操纵股票的股东账户,也由他们提供,这种违背《证券法》的事情,大家都没觉得不对。
为吕梁融资1.4亿元的边军勇说,吕梁的操作方法与一般大户不一样,买卖几乎同时进行,已感觉到他在坐庄。但他仍为吕梁在北京、浙江等地的证券公司分别融来1000万元至4000万元不等的资金。他介绍说,融资合同只规定年限、年收益、资金量,对资金用途根本没有过问。
董沛霖也承认,帮助吕梁融资时,明知坐庄违法,因为大家都这么做,也就见怪不怪了。
为吕梁融资的证券机构,多达120多家。他们遍布大江南北,几乎都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知名企业。李芸沉重地说,本来,证券公司对此负有监督义务,但他们并不过问。至于操盘行为,他解释说,“券商只恨交易太少,只要能赚钱,他们举双手欢迎”。
操盘手庞博说,吕梁指示他们倒仓、对敲时,要求“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容易露出马脚,使证监会产生怀疑;太慢,则其他散户跟进,影响交易,造成麻烦。这样,吕梁一般通过自己控制几个营业部倒仓、对敲。
54亿元资金,宛如一股神力,使得吕梁从容操纵股价,直到事情败露。
此外,令人震惊的是,54亿元资金,吕梁用于中科创业操盘的,仅仅是35亿元。其他资金,插手、参与操纵了其他股票价格。法庭上,已经被被告交代出来的,就有莱钢、马钢、岁宝等。据介绍,仅一周时间,吕梁就在北满特钢这只股票上获利3000万元。
由此,人们得出的判断是,中科创业仅仅是吕梁和证券市场坐庄行为的冰山一角。
中科创业案的开审,使得许多人困惑多多。有人问,不让坐庄,股票还有什么炒头?其实,在成熟的证券市场里,拥有5%的股份,就必须公告。此外,已经拥有大量股票的机构投资者,是不准随意购买该股票的。这在《证券法》、《刑法》早已做出规定。中科创业给人的启示就是,根本治理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投资行为,最起码的要求是遵守《证券法》。
吕梁,是一个善于炒作概念“股市宠儿”。“善庄”、“国企大盘股”等投资概念,都是这位神秘的“ K先生”的股评杰作。今天,他的伙伴们走上了被告席,预示着曾经产生庄家吕梁的证券市场土壤已经在发生巨大变化。
已经持续3天的庭审,仅仅进行了法庭调查的一小部分。今天下午5时许,审判长宣布休庭,定在6月18日开庭再审。随着更详细的举证、质证和激烈的法庭辩论,可以预见,这将是中国证券史上一场艰难、漫长却很精彩的诉讼。(刘畅 崔丽)
原登载于2002年《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