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价高耸入云救市螳臂当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0日 15:59  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楼市告急已非一日,市场萧条态势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开发商脸上布满了愁云惨雾,但他们有理由保持谨慎的乐观,因为政府不会坐视楼市崩盘而无动于衷。

  继地方政府开始大规模救市之后,最新的利好消息浮出水面:日前,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中国市长论坛上表示:“应该给各城市政府一定的自由度,各地的政府应该说有能力、也有责任,做出一些政策上的选择。”这也是高层首次对各地刺激楼市政策做出正式表态。(本报今日报道)

  楼市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向,毫不令人意外。此前地方政府的诸多救市举措,在很多方面都踏破了政策 “红线”,但主管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其行,“默许”意味显而易见。而今仇保兴一番话,变“默许”为“明许”,地方政府更可以放开手脚介入楼市。对于决策层而言,楼市大环境风声鹤唳,既有的楼市政策恰如漏船载酒泛中流,直接导致市场风险指数日渐高企,刷新旧政、戮力解套以救楼市于危殆,恐怕已是决策层不得不面对的选择。

  房地产之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绑架效应”深重难纾。因此,我愿意把楼市新政视作是宏观调控全力转航的局部作为,抑或是前期铺垫。在世界经济浮世不安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维稳”和“保增”的目标预设前途未卜,失去了外部市场的凭借,刺激内需、提振国内市场消费信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而房地产正可以作为杠杆,起到扛鼎作用。

  “救市”未尝不可,尽管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挥之不去。重要的问题显然是,基于何种价值前提去救,以及祭出怎样的手段去救?毫无疑问,倘使拯救楼市能够深入人心,其政策初衷只能是以复苏市场供需平衡,继而培植楼市理性秩序为旨归,而绝不能是以楼市新政为契机,庇佑房地产商的贪婪欲望,维持高房价格固若金汤。

  由此命意出发,如果说救市别无选择,但救市手段却需有放有收有轻有重:交易契税的降低、土地增值税的下调抑或免除、土地价格的下降,甚至政府直接出资充实保障性住房等等可以直接刺激房价下行的举措,才是此次救市重中之重、必不可少的策略选择。我也希望,凡此种种措施能够行之久远,从而为中国楼市奠定新桩,而不仅仅是房产市场燃眉之急下的短期功利行为。

  我们必须要清楚,中国经济退行风险愈发明朗,房产市场当今的肃杀景观只是整体经济情势逻辑性的后果之一。只要对经济基本面的悲观预期得不到矫正,只要市场信心得不到有效恢复,只要房价依然高耸入云须仰视才见,救市就难免螳臂当车的命运。某种意义上,这也没什么不好,救市不代表救开发商,更不代表救所有的开发商。房产市场乱云飞渡,正是大浪淘沙的过程,市场格局的再造、市场伦理的重塑皆由此而迈向新途,生民福祉或可因此而重新收获尊重和敬畏。

  救市新政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中国房市以及中国经济在风雨如晦中踯躅前行,最终是冲出重围重塑金身,还是旧瓶新酒涛声依旧,考验着此间政府的勇气和智慧。

  张若渔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