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评论 > 可口可乐全资收购汇源果汁 > 正文
内资收购汇源是保护民族品牌的上策
邱 林
可口可乐拟24亿美元收购汇源一事并没有因中秋节的到来而流失丝毫关注度,舆论越来越多地在质疑收购是否会对民族品牌带来打击。更有内资企业宣布有实力出资180亿元参与竞购汇源。9月12日,咨询机构和君创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将联合更多民营企业全力抵抗可口可乐的并购。(9月17日《上海证券报》)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消息公布后,引发了关于“民族品牌保护”的激烈争论,舆论调查体现一边倒的迹象。根据某权威财经网站调查,短短十天左右,46.2万人次参与关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调查,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比例高达79.4%。78%的受访者认为此事涉嫌外资消灭民族品牌的可能。
正在国内舆论坚决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说“不”的同时,以牵手为首的国内饮料企业站出来,试图阻止可口可乐的收购行动。牵手将向商务部递交三个替代方案,其内容包括:一、将汇源分拆出售,由中国的各大企业分别购买;二、把汇源的资产与品牌分离,“把资产当猪卖,把品牌当人留”,品牌由中国企业购买;三、组织一个人民币基金共同购买。
牵手方面称,可口可乐占据国内果汁市场9.7%的份额,而汇源果汁则占据了果汁市场56.8%的份额,一旦并购案被通过,势必将使可口可乐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从而形成对国内果汁市场的垄断。作为中国企业,我们完全可以参与收购,甚至不排除采用以私募基金方式汇集180亿元甚至更多资金参与竞购。
牵手对外资并购说“不”,并付诸行动,可以说是一种明智选择,不管成功与否,都具有标本意义。同时,这件事也应引起我们必要的深思。观察近两年国内发生的一系外资并购案,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在与跨国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往往把目光投入到跨国公司的资金和技术上,而忽略了另外一个杀手锏,即民族品牌。有人甚至天真地认为,跨国公司收购了中国企业,其民族品牌还会照样留在国内。
我们注意到,可口可乐在这个问题上十分留意,它在发给中国有关方面的函件中称,可口可乐建议收购汇源,其中的一个承诺就是保留汇源品牌,同时,充分利用可口可乐的国际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等资源,使汇源品牌继续发展壮大。而中国的消费者将会享用到更多来自汇源的优质产品。
然而,大量事实证明,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后,很少能言行一致,他们往往把一个好端端的中国民族品牌逐渐冷藏、冰冻直至消失,最后用外国品牌取而代之。例如法国达能公司并购乐百氏、娃哈哈就是如此。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他们赚钱那么简单,其背后隐藏着险恶用心,那就是通过国内龙头企业进入并扩大其市场份额,在此之后转而消灭这些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的品牌,从而达到垄断目的。
出现这样的情形让人深感忧虑,更可怕的是一些地方和被收购企业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对内资设立“铁门”和“玻璃门”,妨碍本土企业进入。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一些国企或民企领导人,往往盲目迷信跨国公司,以为外资能包治百病。一些人在企业并购中不愿引入内资,认为内资的资本金不足、技术不够、治理结构也不完善,而觉得跨国公司正好相反。这是一种典型的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作怪?
其实,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根本没有感情,用一点美元、欧元就把国内企业收购了,钱赚够了就走人。即使不走人,他们仍占据了中国这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况且,民族品牌也丢失了。然而,缺钱不是拒绝内资并购的理由。宝钢出资重组新疆八一、河北邯钢,以及河北国控并购河北宣工,就是为了阻止跨国公司米塔尔的并购,说明内资企业并不缺乏资金。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牵手出资收购汇源持肯定的态度,因为内资并购国内企业永远是保护民族品牌的上策。我们有理由相信各级政府在对于国企、民企股权出让,用法律规范外资并购,鼓励内资平等地同跨国公司竞争、参与并购,建立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的产业危害预警机制等问题,如果能得以创造性地解决,那么,内资并购国内企业,保护民族品牌的消息将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