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店办照动了谁的奶酪(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 14:46  《理财周刊》

  网友“今宵别梦寒”在淘宝网论坛上发帖表示:“我前两天在网上买MP3时遇到个骗子店主。包装盒明明已经拆封过了,显然是个二手货,连耳机都没有,可卖家却偏在网上说是全新的,耳机也有,说是我自己弄掉了的。碰到这种店主真的很让人恼火,我向淘宝投诉了,不过对方到现在还不同意退款。”因此,“今宵别梦寒”坚决支持网店办执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根治这些无良店家,才能真正保障我们消费者的利益。”

  网友“幽灵兔”则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其实现在网上购物已经形成了依靠第三方中立平台(淘宝)担保建起起来的信用体系。如果卖家有欺诈行为的话,只要有一次,一个差评就足以让他很长时间内的冲钻努力化为乌有。只要是想在网上做生意的人,这样做的话肯定是得不偿失的。再加上消费者保障计划,优先赔付等许多措施,消费者的权利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虽然无良商家总是有的,但如果因为要办证交税而大大削弱了网上购物的价格优势,那我就觉得有些因噎废食了,毕竟对我们大部分上网购物的人来说,便宜才是网购最大的吸引力。”

  由此可见,消费者对网店办照存在着矛盾心理:一方面办理执照可以规范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办照的各种税费支出又会增加消费者网购的成本,同时也会缩小买家选择空间。《电脑报》进行的市场调查显示,有高达九成的消费者认为“办照会增加网购物品成本”,并且相信“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新增的成本最终肯定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专家态度:不要把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

  对此问题,各方专家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助理荆林波博士认为,政府期望借助法规来管理和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的立意是很好的,但是要看到中国电子商务目前仍旧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譬如诚信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以及安全性的问题。过早的规范可能会限制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要不要对电子商务规范和管理是有共识的,但分歧在于规范和管理的时机问题。”荆林波这样说道。 

  “即使细则出台了,由谁去管,用什么技术力量去查,还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这些问题都会让网店新规的实施充满变数。不知道有关部门是否已经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了。”荆林波说。

  著名互联网分析师吕伯望在其博客《关于〈意见〉的意见》里写道:“用现在的行政手段来管理我们的电子商务,就意味着我们的大多数卖家,其中许许多多是因我们这个社会不能充分就业而自谋生计的‘学生’们,将不得不向他人贷借获得注册资金来进行工商注册,履行一道道繁琐的、长达月余的工商注册、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手续,而且在此之前,按照〈意见〉的规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还得重新租房甚至租用写字楼来能满足注册登记条件,这对他们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淘宝等C2C平台上确实存在售假与欺骗消费者的卖家,但这就跟线下的集贸市场、大卖场也经常会碰到的情况一样,总会有的。关键在于,政府在实施监管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