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货币政策工具遭遇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6日 11:05 金羊网-新快报

  -冯科

  控制信贷规模的工具属于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属于直接调节的货币政策工具,而货币供应量管理则属于间接调节的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的同时,货币政策工具也必须从直接调节型向间接调节型转变,为此,央行在建设公开市场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也形成了相当庞大的货币市场交易体系,并且展开了运用央行票据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实践,取得较为积极的效果。但无论如何,我们重新使用在2000年前后就弃用的信贷规模控制的直接货币政策工具,会对现有的间接货币政策工具产生负面效用。这好比人在患病时对使用强力的抗菌素会产生依赖作用,也就是说,人体一旦对抗菌素形成依赖,会使得其他温和的药失去疗效。

  短期内存款准备金率再创17.5%的新高,未来调控的空间非常狭小,相比而言,利率调节的空间反倒显现,但利率上调只会引起更多的热钱流入,与其调节利率,不如调节汇率。

  2008年1月-5月,出口与市场预期相左,不降反升,外汇储备继续增加,给央行对冲流动性增加了新的压力。与此同时,汶川地震后,灾后重建相当于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四川作为农产品输出大省遭遇灾害,只会使通货膨胀的压力更加突出。

  在CPI略有下降的5月以后,为了避免能源危机爆发,国家调高油价1000元/吨,调高电价2.5分/度,这对高企的通货膨胀无疑是火上浇油。反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央行的重要政策目标,而提高利率则是反通胀的传统有效方法。

  但是,利率作为货币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要想真正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只有存在一个能够完全利用相关信息从而真实反映资金供求信号的利率体系,社会主体才能真正按照收益与风险对称的原则进行理性投资和消费,从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帕累托最优配置。而我国利率的市场化不够,利率未能反映出资本的供求关系。我国从2004年以来,连续五次提高利率,目标是回收资金的流动性,防范资产泡沫,然而却收效甚微,流动性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因此,可以预期,在间接货币政策工具逐渐失效的情况下,央行为了抑制流动性增长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以前弃用的一些直接货币政策工具;而从次序上来看,可能会选择先升值到一定位置,降低国外投资者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然后起用加息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但无论如何,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矛盾与冲突都会降低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所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