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东航罢飞:究竟谁在耍流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7日 10:08 《理财周刊》

  飞到目的地上空然后返航的行为绝对是一种流氓行为,拿无辜的旅客陪绑来要挟公司或者表达不满,简直完全是开国际玩笑。名航业关系到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不进行深层次的体制改革,那么这次的东航“罢飞”事件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

  文/黄罗维

  假如你坐飞机,飞机到达目的地后又突然折返原地,这一定会让你感到无法想像;而如果有14架飞机同时发生这一“动作”,无论如何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并且再有人告诉你,飞机返回的原因是因为飞行员“罢飞”,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没有人相信它是真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飞行史上天大的“玩笑”,居然在近期“精彩”上演了。

  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从昆明飞往大理、丽江等地的14个航班飞到目的地上空后,又集体返航飞回昆明,约1500名乘客滞留,西双版纳机场滞留数百人。4月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又有3个航班“因天气缘故返航”,据知情人称,这是飞行员对“3•31”集体返航事件的声援。

  更为戏剧性的一幕还在后面,对大批客机载着乘客空中“摆乌龙”,飞到目的地又“寻开心”返航。东航先是反复辩称天气原因,直到最后在各方舆论的压力下,东航终于在4月9日发布公告,承认因“人为”原因造成返航,相关人员已经被实施暂时停飞的处理。

  对于这个“人为”原因,目前有很多种版本的说法,飞行小时费、补交税款,更有称是飞行员为了争取更好的工作环境。但笔者认为,在这场东航飞行员集体上演的“逼宫戏”的背后,折射出的恰恰是当前中国民航业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

  曾几何时,中国民航业曾经上演了一幕幕轰轰烈烈的合并重组浪潮,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集团一度雄踞神州大地。但是事情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民航业的多事之秋反而愈演愈烈,而所谓飞行员辞职、罢飞等事件早已屡见不鲜。而这次的东航“罢飞”闹剧,则终于揭开了整个事情的“锅盖”。

  大集团要“做大做强”,收购兼并自然是最为快捷的,但在机制没有理顺的情况下,引发的必然是严重的“水土不服”。 2002年,中国云南航空公司并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成为东航云南分公司。据知情者透露,云南分公司在合并前员工收入较高,合并后优势丧失因而心理不平衡。显然这次东航“罢飞”,暴露的正是原来的云南航空与东航总部之间矛盾的升级和激化,更是整个民航业制度缺陷的冰山一角。

  有一位网友说得颇为形象,以流氓手段对付流氓是中国典型的行事方式之一。飞到目的地上空然后返航的行为绝对是一种流氓行为,拿无辜的旅客陪绑来要挟公司或者表达不满,简直完全是开国际玩笑。但问题的关键是究竟是谁耍流氓在先——是飞行员还是我们的管理层?“刁民”固然让人憎恶,但是“刁民”的“刁”多半是一种生存法则,不“刁”就要被吞没。一边是刁蛮的人,一边是刁蛮的制度,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刁蛮的人也是被刁蛮的制度逼出来的。

  今年以来,民航可谓“天空多变”,3月14日上海航空公司40余位机长同时请病假;3月28日东星航空公司11名机长集体告假,再到这次公开的“罢飞”事件,已将民航内部管理的危机暴露无遗。民航总局为了扶持老牌航空公司,用严厉的行政手段压制了飞行员的正常流动,比如99年卖身契似的劳动合约,以及动辄上千万元的违约索赔案件,都让公众看到了民航霸道的一面。这些民航垄断本性在内部管理上的延伸,比用作遮羞布的“天气原因”更令人忧心。

  历史上的中国民航,曾长期处于军事管制状态,这块禁地现在不仅呈现竞争激烈的开放状态,甚至也有了民营资本的影子。但我们在管理上却仍然还在使用霸王式的行政手段,不仅不合时宜,更将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东航“罢飞”只是航空业市场化机制缺乏的侧影,在其他的民航资源把持上,民航总局在开放的道路上都走得顾虑重重、踉踉跄跄。无论是航油市场的垄断、飞机买卖的“别样使命”还是人才流动的限制,我国的民航市场都秉承了一种极为霸道的垄断。

  既然航空业目前的乱象由原先的民航总局而生,归并后的交通运输部就必须要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如果不进行深层次的体制改革,那么这次的东航“罢飞”事件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中国的民航业要大发展,必须开放市场。但开放市场不仅是开放投资,而是一个体系的开放。如果人才体制、市场进入、飞机购买、燃油供应等多个方面没有能跟进开放,就会出现严重的“不对称”和“畸形”的开放。民航业关系到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个问题上谁都不能“耍流氓”,飞行员不能、东航不能,我们的管理层更不行!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