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高官低学历喝彩背后的公信力诉求(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0日 16:58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公信力受质疑 折射选人机制缺失

  □肖爽 吴钦

  中专学历能够成为看点乃至引来喝彩,必有深层次的原因。媒体的热捧、公众的关注实际上是基于一种不自觉和下意识的对比,在当今“权力换文凭”行为肆意泛滥的负面背景衬托下,对张平中专学历的报道正好满足了公众寻求正面典型的强烈愿望,张平的这纸文凭成了不以权谋私,不沽名钓誉的品质的一种象征。然而这些都不是全部深意所在。公众肯定张平和他的中专文凭,固然有赞许的成分在内,但究其真意,却在于由此表达对于政府及其官员公信力的强烈诉求。

  目前无论在哪个国家,政治制度本身都有一定的服务性。而政府官员,正是这种服务性的主体。因此,他们自身的各种要素,包括学历,都成为了政治公信力的重要指标。而政治公信力,是今天各国内政稳定、政府与公众关系和谐的基本前提。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孜孜不倦地长期关注权力和学历之间的寻租问题。

  应该说,对公务员提出一定的学历要求,有利于保证其基本素质;但是过于强调学历,对学历实行机械地、僵化的要求,则必然会扼杀许多真正的人才。客观上,这也是一种选人用人的形式主义、人事上的“懒政”,也暴露出当前公务机关选人用人仍缺乏一套真正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不能真正把才德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所以只好用学历崇拜、学历歧视来掩盖这一缺陷。

  媒体曾统计了近年来国外被假文凭“绊倒”的政要,这份名单中包括美国奥委会主席桑德拉·鲍尔文、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印度比哈尔邦教育部长吉坦·拉姆·曼奇、以色列旅游部长埃斯特里娜·塔特曼等。他们的手段无非是购买、伪造或冒充。虽然他们个人因文凭问题被“绊倒”了,但政府公信力却遭到了极大的伤害。政府的有效性取决于它的治理水平、廉洁程度和政治公信力,官员以权力换学历的行为首先是一种腐败行为,同时也是对于国家和公众的欺诈,将严重伤及政府的政治公信力。

  公信是民众对政府认可的基础,以欺诈获取提升的官员失去的同样是公众的支持。此番公众对于高官中专学历的嘉许,实际上代表着社会对于遏制官员学历腐败、恢复官员公信力的一种迫切诉求。 那么,进一步明晰我们 “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用人原则、及时对惟学历等不良倾向进行纠偏,应该是回应这一诉求的可行之策,这就是公众最看重并期待的,也是媒体想表达的。

  相关条例

  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地(厅)、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摘自中共中央2002年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媒体立场

  中国青年报:如同一些人的“权力文凭”并不代表他的水平一样,张平的中专学历也并不代表他就是中专水平,他的工作经历与业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潇湘晨报:公众对一个低学历高官的厚爱,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官员普遍在担任公职时取得的高学历引起广泛的质疑,人们不能不怀疑官学之间的某种利益关系。

  新华日报:提拔领导干部我们提倡知识化。但这一原则不能被误读。“注水”的“高学历”,永远不如真实的低学历可贵。

  东方早报:人们对张平的赞扬基于生活经验与合理推断。

  长江商报:官员文凭是个观政窗口。文凭是一纸受教育程度的证明,也意味着相应的知识水平,有国家信用担保。如果权力失范,国家就会信用失效,而文凭便无证明能力。

  西安晚报:应该承认的是,学历与文凭确能一定程度地反映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但是不能简单在学历、文凭与文化素质之间画等号也属显而易见。

  网友态度

  大部分网友:中专学历至少能说明他诚实,同时也自信。

  网友清淡:给自己一个真实,就是给老百姓一个信服,这样的领导才值得大家依赖!

  网友滑力加:这次国家起用一个中专生当发改委的主任,其意义十分重大。这才真正称为不拘一格用人才。我为这样的作法叫好。

  网友神了:张主任才是时代的真正的脊梁,不做假,不钻营,不以权谋文凭,不 趋炎附势,这是价值的回归,这是我们时代真正缺乏的。

  网友百山祖人:书还是要读的,文凭还是要的,但水平、能力、品德更加重要。

  网友甲家:我还是坚持认为,张平只有一个,我们不能因此说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扼杀了众多的“张平”们,而实际问题是,在社会阶层的流动上,我们从来就缺少畅通、有序的渠道。

[上一页] [1] [2] [3]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