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别让放心午餐成为红顶商人的专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2日 09:54 中国经营报

  日前,广州市针对在校学生的“放心午餐”工程开始统一对7家供应商上调午餐价格。据媒体报道,上调之后,这些公司的市场不但没有萎缩,反而走出校园,扩大到了社会,许多写字楼、工厂、社区也开始大量消费“放心午餐”。

  其实早在3年前,广州就启动了“放心早餐”工程,当时还成为广州的一大风景。市民非常顺利地接受了政府为学生和市民(间接)提供的“放心早餐”、“放心午餐”。如果市民、学生晚餐也要在外面吃的话,那么政府可能还会提供“放心晚餐”,一日三餐算是全包了。

  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定性早餐和午餐,是私人问题还是公共问题呢?如果仅仅说个人用餐的话,那显然是一个很私人的问题,市民想在哪里吃就在哪里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吃饭问题只有在“大锅饭”时期是政府包办的。

  但如果把早餐、午餐的安全卫生拿出来考虑的话,这显然又是一个公共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保障老百姓的饮食卫生和安全。广州市向市民和学生推行“放心早餐”与“放心午餐”,想必也是拿这个问题作为由头吧。

  不过,广州市民是一向不大喜欢政府插手自己的私人领地的,但奇怪的是“放心早餐”和“放心午餐”推出至今,市民似乎并没有过多质疑,甚至持一种欢迎的态度。

  其实也不难理解,媒体天天报道酒店食肆使用劣质食用油等各种卫生问题,要是政府能够介绍一些安全可靠的早餐、午餐给市民,谁还会去计较政府插手了自己的私人领地和选择权利呢?更何况学校里的孩子,政府能提供卫生可靠的中餐,父母不也少一些牵挂嘛!

  可见,政府正是“利用”了市民的这种心理,在公共事务的失职和对私人事务、商业运营的插足上,打了一个微妙的擦边球。

  事实上,政府在早餐和午餐的问题上,正确的角色应该是:加强监管,确保百姓居家和酒楼食肆采购的原料(即菜篮子、米袋子等)的安全,并采取得力措施监管好酒楼食肆在生产流程中的食品卫生和安全问题。而不应该采取所谓的招标或制定准入标准为少部分企业获得垄断资格做背书。

  “放心早餐”、“放心午餐”背后的潜台词,似乎是其他商家供应的早餐和午餐是让人“不放心”的。这就奇了怪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市场欣然接受市场提供的大部分早餐、午餐都成了让人“不放心”的食品?

  究其实质,政府的这种做法,正是利用了老百姓对政府监管饮食安全失职的宽恕和放纵,明目张胆地为少数商家提供营销渠道和信用背书,不但有谋取部门利益的嫌疑,而且还干预了商业自由,严重损害了其他合法商家的权利,也干扰了市民的自我判断与选择权。

  而“放心早餐”真让人放心吗?从前一时期广州出现一些“放心早餐”细菌含量超标10倍的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此捆绑上了政府信用的“放心早餐”并不让人“放心”。更让人侧目的是,政府还明明知道这个企业有卫生问题的前科,不但不果断取消其资格,反而为其辩护,称应当“允许人家以前犯错误”。这就实在令人费解了,对一个有卫生问题前科的企业,政府可以如此宽容,而且还允许其一而再地“犯错误”。这如何不让人产生“红顶商人”的怀疑?

  人们宁愿允许政府的资本直接参与商业竞争,比如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也不愿意允许政府以貌似“为民着想”的幌子为少数商家提供行政力量上的信用,这与国有企业的所有制信用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破坏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而经营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最多只能算是国有资本角色把握的失误而已。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