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金字塔是怎样动摇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1日 19:59 经济观察报

  大卫·伊格内休斯

  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曾任《国际先驱论坛报》主编

  对于银行来说,这一次的危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逃离,而是最大的金融机构都被牵涉其中,他们那些复杂的证券资产操作,即使是银行的管理者也不能完全搞懂。可是事实就是这样,忧虑正在金融机构之间蔓延——他们的同胞兄弟银行也已不再可靠。

  惊恐的投资者们正在从信贷市场上撤离——如果可以,就去罢工吧——以逃开那条捆住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证券和期货锁链。由于每个金融玩家都小心提防着他人,确保自己免受牵连,使得整个体系开始下陷。所以目前的状况是,信贷市场的麻烦正由次级抵押贷款传染给其他种类的贷款——从学生贷款到零售商的应收账款,再到市政债券。投资者们变得很紧张,他们不确定如何估价如此大批的抵押资产。在金融市场上,买家唯恐避之不及,于是价格继续下跌,破坏越来越严重。

  幸运的是,公众目前并不清楚局势的严重程度。如果他们知道,事情会更加棘手,政府也会因政策的失当而承受更大的压力。从一开始到现在,我们的政策一直都在试图冻结损失,而不是干脆让价格回落以吸引投资者回归,恢复市场秩序。在这一点上,希拉里·克林顿关于推迟承贷人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期限的提议,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它只会更加恶化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和弹性,让情况变得更糟。

  如何应对发生在华尔街银行的资本撤离,最合适的答案似乎可以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寻找。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创办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来向公众保证——它将为银行提供最后一道保险——公众的钱是绝对安全的。而现在,议员巴尼·弗兰克和其他的国会专家们,正忙于在希拉里愚蠢的提议之外,找到一种不同的方案来支撑整个市场。

  市场的复杂性使得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接近事实,我也只好容忍一位接近事件中心的重要的财政官员来敷衍我的问题。他说,在未建立起适当的市场机能环境的情况下,只能要求金融机构对他们的可交易资产“明码标价”。但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专业的交易员也只能靠猜测来评估这些资产的价值——而其他投资者则更没有办法知道!

  为了解释原因,这位首席财务大臣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住宅抵押贷款例子。由于1990年代金融工具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住宅抵押贷款被集中打包,然后分割成若干小份。比如说1万个家庭,每个家庭有10万美元的贷款,所有这些贷款被转换成一只价值10亿美元的证券出售,这对于单个抵押贷款来讲,则是不可能的。仅仅这个还不够,金融家们意识到他们必须把这个价值10亿美元的包裹分割成风险各不相同的若干小份,才能获利最大。通过这种办法,大量风险级别为B的抵押资产很容易地就转变成了风险级别为3A的优良资产,原因很简单:每个小块的贷款看起来更容易被偿还。

  但是,当不动产市场出现泡沫并开始下滑的时候,持有这些抵押贷款转换来的证券的人们开始怀疑,他们手中的那一小块是否真的能够得到偿还。此时,传统的会计方式——估计未来现金流入并以此来评估风险——不再奏效了。每只证券背后有秉性各不相同的1万笔贷款,其偿付率以及违约风险都是不可预测的。于是,金字塔开始动摇。

  傲慢的华尔街非常自信他们可以准确评估证券的价值,但实际上,这些证券经过被无数次地分割和重组,已经很难真实反映其背后资产的价值。对此,美国最顶尖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很多年前就曾提醒人们,金融衍生品的价值和其所代表的真正资产之间的对应关系极为松散,实为金融领域的“大杀伤力武器”。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似乎没有人听他的话。

  更不可思议的是,你知道谁会在最后关头扮演最后的贷款者和整个体系的控制者吗?谁会充当把美国大银行和金融集团从泥潭中解救出来的角色吗?答案也许令人难以置信:是那些独立的财富基金。其背后所有者则可能是中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如果我说得不错,那么,正是这些新巨人的现身,并以此为抵押,充当着为美国的未来提供贷款的拯救者。

  (本文由《华盛顿邮报》提供中文版权。张莹/译)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