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医疗服务价格,该涨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15:45 钱江晚报

  众所瞩目的“医改报告”昨天终于揭开面纱,卫生部部长陈竺特别提到的“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更让百姓对医改充满期待。陈竺也同时强调,除了增加财政补助,也会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新闻晨报》12月27日)

  陈部长的讲话既让我高兴,也让我担忧,“适当”提高医疗价格,实际上留下了个伸缩余地很大的伏笔,而之所以要适当提高医疗价格,是为了让医院从“以药养医”的老路中解脱出来,以此来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我总觉得这样的补偿机制不过是一种交易而已,用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方案来取代“医药不分”,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目前的医疗服务价值严重被低估,价格反映不了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适当涨价。

  但问题是,我们的医疗费用过高,并不仅仅只是“药品费过高”一枝独秀,而是几乎四处开花。现在很多人在医院看病,到街头药店取药,这实际上是消费者自己提前做到了“医药分家”,但同样还是觉得难以承受,原因在于医院里的检查费、化验费、处置费、床位费等等,都是高的。

  笔者小孩出生后,小孩住院花了4000多元,药费大约1000多,高压氧仓、温箱、还有说不清楚名堂的处置费等等占了一大半,如果是把药费降低,而把这些服务费提高之后,我担心我孩子的住院费恐怕不止4000多元。

  有很多疾病,诊断起来很困难,要做CT、核磁共振,还要做大量化验,而一旦诊断准确后,其用药却是很简单的,这样的情况,还需要用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来补偿吗?或许有人认为可以根据情况而定,有的涨,有的不涨,但问题在于,不管涨与不涨,你都得首先论证,现在的价格并没有严重背离价值,在没有论证的时候,就提前宣告会适当涨价,这不还是“拍脑袋”决策吗?

  如果真正论证,恐怕不存在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问题,很多项目可能都得降价。我们一面说群众的医疗要靠政府,而不是市场,但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对市场恋恋不舍,还是在通过服务价格让医院生存,而不是主要靠财政拨款。降低一方面,却又涨另一面,如果这是一个算术题的话,答案有三种,可能持平,可能降低,但也可能升高,卫生部如何控制结果?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