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傅勇:国际物价上涨谁之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 21:08 中国财经报

  傅勇

  韩国媒体日前报道称中国从“稳定世界物价的一等功臣”变为“破坏物价稳定的主犯”、中国向全世界提供廉价商品“已成过去”后,加拿大央行刚发布的秋季报告称,中国对石油和矿产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年持续推升世界商品价格。前一阶段,国际舆论曾出现称“中国输出通胀”的苗头。

  我们应该看到,出现这种议论有一定的必然性,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有升温的可能。强调国际市场上的“中国因素”意味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目前的物价上涨不仅是国内政策决策部门关注的对象,也是国外政府决策的参考因素。

  考虑到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低端产业中的比重,国内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出口价格上升几乎看似是顺理成章的解释,然而,这样的逻辑实则经不起推敲。从别国的角度看,中国商品价格会否导致其国内价格的上涨并不取决于中国商品价格本身的变化,而取决于中国商品价格相对于其他产地商品价格的变化。中国商品能够抑制世界通货膨胀,不是因为中国商品的价格一直在走低,而是与其他替代国的商品相比,中国商品的价格更低,并且市场的份额也在增加。这样看,即便中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开始上升,只要绝对价格仍低于世界同类商品的平均价格,同时中国商品市场份额仍保持上升,那么,进口中国商品就能够压制世界的通胀率。

  国外相关利益应该明白,本国通胀的真正威胁并不是来自中国商品价格的微弱上升,而是那些威胁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短视行为。这些行为的结果将导致本国无法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这意味着国内民众生活水平的下降,以及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大。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升的真正原因在于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升值。近年来,美元步入疲软周期,与此相连,至少自去年开始,美国从大多数国家尤其是从欧洲进口商品的价格都在持续增加。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9%,对于那些利润单薄的服装玩具等出口产业,中国企业不得不抬高以美元表示的价格。雷曼兄弟公司最近公布的研究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国服装出口的美元价格同比上涨了4%,这与同期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大体相当。实际上,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和出口价格扣除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后,总体上仍然是下降的。也就是说,以人民币计算的中国出口商品价格实际上并没有上涨。

  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物价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由此引发的新一轮舆论动向,值得我们关注。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