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考验中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 07:26 中国青年报
潘圆 最能反映2007年中国世态的是什么?最近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投票者选择了“涨”字。我也认为,最能代表2007年中国经济特征的,就是这个“涨”字。 一个“涨”字,勾勒出这一年中国经济呈现的外在轨迹。突出的变化,是价格成为一个巨大的传感器,让人们更直接地体会到宏观经济的冷暖。 如果借用股市的K线图来表现,可以清晰得见,2007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图上有三条引人关注的价格阳线,它们是物价、股价和房价。 这一年,中国股市的发展超越了大部分人的想象。去年年底,上证指数上行到2600多点时,人们还在争议股市的泡沫,并对2007年的股市持谨慎乐观。然而一轮疯涨的行情,再度点燃了全民炒股的热情。 虽说花团锦簇下,藏有崎岖沟壑,5·30调整,以及10月中旬后至今千点的回调,发人深思。但无论怎样,它所显现的财富效应,以及它对人们财富观念、理财方式的影响,都值得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记上一笔。 如果说,股指与利率的变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钱袋子,那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则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饭碗。在人们已经对名目繁多的降价促销熟视无睹的今天,一轮由猪肉价格引发的物价上涨,不免让人措手不及。统计数字表明,今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9%,创今年月度新高。 物价问题涉及民生的根本,并从一开始就被列入宏观调控重点。在物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之前,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但到了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位明年调控首要任务时,则有了变化:将2007年的“一个防止”增加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这个会上还宣布,“从紧的货币政策”,取代已实施了10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 物价涨声中,不时传来各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信息。国务院指出,要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有专家预计,明年工资上涨的速度,可望超过CPI的增速。在老百姓看来,如果跑不赢CPI,工资能跑得赢也是好的。 另一个让人牵肠挂肚的数字是房价。几近人人喊打的高房价,今年再度飙升,一度被热炒的楼市“拐点”最后被证明只是幻象。 即便如此,“住有所居”的梦想仍离人们越来越近。伴随着这场由房价引发的全民大讨论越来越深入,政府终于厘清了保障对象,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时间表也已出台。 透过纷纭变幻的表象,价格起伏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的成长与困惑。 中国经济经历了连续4年两位数的增长后,2007年丝毫未显疲态,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达11.5%。有关专家预计,中国的经济总量有望在今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应该说,经济总量是否超越德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经历了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后,我们有了相当的积累,这为医疗、社保等与百姓福祉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2007年也的确不负众望。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惠及两亿多城镇居民。千呼万唤的医改方案也已进入最后制定阶段。而今年实施的农村低保制度,预计将使3000万人受益。 今年还是节能减排关键的一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把节能减排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使我们看到了未来几年,政府致力于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着力点。 2007经济亮点、民生亮点频出,但不容忽视的是,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矛盾也日益浮出水面。 不论从哪个角度,梳理这一年的经济,都避不开的一个热词是“流动性过剩”。它所招致的价格问题,以及潜藏的金融风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在放大,并进一步深入到民生层次。它是直接推动各种价格上涨最重要因素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看,2007的宏观调控更像是对流动性过剩的一场阻击战——1年内6次加息,10次提高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这样的调控力度实属罕见。 而对于流动性过剩这样一个专业词语,即使是经济学家也有着不同的理解。通常认为,流动性过剩,指的是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 通俗的理解是钱太多了,并由此导致投资的快速增加及股价房价的快速攀升。而这些资产价格的上涨最终又将推动物价的上涨,并招致通货膨胀的危险。 而钱为什么多了,又牵扯到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对外贸易顺差过大,巨额外汇储备以及人民币汇率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仅靠加息等调控手段难以治本,必须着眼于解决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可见,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任重而道远。 2008年注定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关键的一年。因为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将迎接“后奥运效应”的考验;也因为改革开放30年的到来,我们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固有矛盾、渐进式改革的最后堡垒也将在新的一年寻求突破。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