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外贸顺差:最缺一颗平常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 02:10 第一财经日报

  一位旅居德国的朋友在MSN上问我:“德国人提到外贸顺差好像挺自豪的,在报纸上也说自己是‘世界出口冠军’,中国怎么一提到顺差都挺沉重的?”

  她的问题很有意思。2006年,德国外贸顺差1646亿欧元,世界第一。中国当年的外贸顺差为1774.7 亿美元,世界第二。

  第一和第二,数字差得不多,心态却大不同。与德国的自豪相比,中国对外贸顺差的心情比较复杂。

  这种复杂部分来自国际的压力。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外贸顺差”几乎成了个贬义词,老跟环境污染、低价倾销等负面内容联系在一起。

  国内媒体与学界对于顺差飙高的忧虑之心也常常溢于言表。

  事实上,在谈及中国的外贸顺差时,我想,目前最缺的就是一颗平常心。国际上需要以平常心看待中国的外贸顺差。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迅速上升过程中,存在巨额外贸顺差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要想在短期内大幅度减少外贸顺差几乎是不可能的。为压顺差而压顺差的做法,只会对贸易双方产生危害。

  由于中国在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的角色,巨额出口带来的利润大部分并没有落到自己腰包。根据

商务部的统计,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的80% 左右来自在华外商投资企业。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领域实现顺差近1900亿美元,一般贸易则为逆差。

  正像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曾经论断的——“顺差在中国,利润在欧美。”也难怪一位外贸专家满腔义愤:“利润大家分享,顺差中国独享,这就等于说钱给大家分了,账却记到中国头上。中国成了冤大头!”

  我们已经看到,尽管国外批评之声颇多,美国的圣诞订单中依然少不了来自中国的玩具。可以想见,即将到来的圣诞节,还将继续在欧美证明中国制造的魅力。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女记者萨拉·邦焦尔尼在尝试一年不买中国制造之后,将其称作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次“历险”,并发出感慨:“你会意识到生活当中的巨大不方便,我们确实受益于中国商品。”

  中国国内同样需要以平常心看待外贸顺差。

  外界的批评之声多了,连中国人自己也觉得老大不好意思,好像庞大顺差成了见不得人的羞事。当然,中国外贸结构需要调整,企业出口行为需要规范,但中国大可不必对外贸顺差怀有负罪感。

  本月中旬,海关总署又公布了一组数字——中国对欧盟、美国的贸易顺差增幅回落,对日贸易逆差扩大。贸易顺差有升有降,在自由贸易的全球化环境之下是很正常的。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外贸顺差,就不至于为短期数字的升降所动,就不至于患得患失,而能把精力放在如何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方面来。(作者为本报北京分社综合新闻中心主任)王羚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