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家和国民的两本经济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 15:40 财经时报

  四川 吉越

  上周《财经时报》的图片报道提出一个问题:你会怀念在“人堆儿”里的日子吗?

  事实上,节假日假期调整如今讨论得沸沸扬扬。民众对新增传统节日为假日早有预期,因而讨论焦点就落到了五一黄金周存废的话题上。“五一”黄金周到底该不该取消?公婆之间各自有理。

  支持者在节假日调整草案刚出炉时就迫不及待“放言”:“五一长假取消已成定局,想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专家们认为,黄金周的设置是从经济角度考虑,是基于国内有效需求增长乏力的状况下提出。凡是脱离了这个标准,黄金周的功效也就自然遭到了“不经济”的批判——专家研究发现,黄金周的经济功能已难以为继。实行黄金周之前5年,国内旅游收入平均增长率是22%,实行黄金周之后,7年平均每年增长率是12%,下降了10个百分点。甚至有人列举了包括商家短期成本以及政府公共管理费用增加等方面的四宗“罪状”。

  数据是最无情的法官,如果真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长期遭受诟病的话,废除应当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民众似乎有点不买账.

人民网的调查数据表明:近六成民众坚决反对取消五一黄金周。更有以华商报、华西都市报等20余家媒体联合倡议:增加
传统节日
的同时,保留“五一”黄金周。如此一来,“五一”黄金周存废之争便越来越热闹。

  拨开存废之争的表象,我们看到,国家和国民算的并不是同一本账,国家设置“五一”黄金周是以国家产业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体现其经济价值最大化。数据和研究表明不符合这个规律,因此取消显得无可厚非。而与之相反,国民的账本却认为,不管你怎么发展和改革,你也别管我拿“五一”黄金周受罪还是睡觉,一句话,你不能剥夺我获得长假休息的机会。有网友曾很明了的说,废除“五一”黄金周自然是“回家机会少了”、“休息日很有可能缩水”。看起来两本账都是“经济”账,可利益出发点却各不相同。存废之争在经济利弊之争的同时,也从侧面暴露了国民对国家休假制度的不信任之实。

  那么,怎么解决?其实,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复杂:我们只需问清一个问题:“五一”黄金周到底是献给国家的黄金周还是给国民的黄金周?核算科目要先统一起来,不然科目出了偏差,讨论结果必然大相径庭,即便他们算的都很“经济”。-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