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1929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8日 14:41  华夏时报

  笔 夫

  对照1929年的情形,中国目前的情况与当时并无多少雷同之处。与美国当时的情况相反,中国市场流动性的充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而且这种流动性似乎仍然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尽管央行用最严厉的手段动用了所有收缩流动性的举措,仍然无济于事,这是当前牛市发展的根基所在。如果我们注意到了这一根本问题,为何要在意人们脸上表情是否与1929年危机爆发前美国人脸上那忘乎所以的表情如何相似!

  美国人约翰·S·戈登写的那本《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在中国产生的影响非常大,一度在市面上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这本书笔者也读过,译者译得也非常好,生动地再现了美国金融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把华尔街百多年金融事件以最生动的方式展示在读者面前。

  这本书的出版时机也非常凑巧,其中文版的出版是在2005年初,这本书出版几个月后,中国证券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大牛市拉开了序幕。许多中国人试图从这部金融野史上去标注本轮牛市之阶段意义,而且每一次他们都不会无功而返,总能从其中找出一些能够与华尔街某个阶段的相似之处。很多人,包括笔夫在内,正是由于受到启发,才能够在牛市之初就对牛市作出了极富想象力的预测,从整体上来讲,这对于投资人从历史纵深的角度来理解我们目前的牛市进程非常有益。

  但是,正像经学家和易学家会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一部《红楼梦》一样,华尔街历史也给本来对股市持不同态度的人以完全不一样的实证材料,特别是随着牛市的纵深发展,上证指数持续上涨,其所累积的风险正在积聚,这鼓励了许多人到华尔街最惨烈的股灾中去寻找佐证中国潜在股灾的证据。

  他们也往往不会是空手而归。尤其是被他们反复引用的1929年的股灾,他们甚至能够把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境况与1929年股灾之前的情形描绘得一模一样,恨不得把当时人们谈论股市时兴奋的表情与现在中国投资人作比较从而得出某个惊人的结论。

  这就是读书不求甚解的弊端。笔夫特意仔细地试图从《伟大的博弈》一书中去寻找作者对于1929年股灾的解读,试图寻找这样几个答案:1929年股市崩盘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如果加上约束条件,类似的股灾是否可以完全避免?各国政府基于那次股灾所得到的教训,是否可以或者已经找到有效防范的办法?

  我注意到的是书中提供的两个重要事实,一是由于胡佛政府不顾1000多名经济学家的联名奋力反对,贸然提高关税致使世界贸易体系崩溃,美国出口商品锐减。另一事实提到美联储在当时股市崩溃时的责任。本杰明·斯特朗将美联储的责任定义为:“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我们将有能力通过向市场大量注入货币来缓解危机。”但是“美联储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维持着斯特朗的反通货膨胀和经济紧缩政策,将利率定在远远高于当时新的经济条件所要求的利率水平之上”。“当美国经济在历史上最严重一次通货紧缩中几乎被冻毙的时候,美联储还在为美国经济开着治疗通货膨胀、经济过热的退烧药。”

  这样来看,一切就变得非常明白了。在需要继承美国自由贸易精神的时候,他们放弃了,在需要改变杰斐逊放任自流的地方,他们没有那样做,他们所导致的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流向市场的钱急剧减少了。

  但到了1987年那次股灾,情况就完全改变了。单就头几日的跌幅而言,1987年发生的那次灾难绝不亚于1929年那次,1929年那次,市场曾在头两天里下跌了23%,而在1987年那次,光一天就下跌了226%,可见,其凶猛程度绝不亚于1929年,但是,1987年的股灾却鲜有提及,为什么?那是因为与1929年相比,这次的持续时间短,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为什么持续时间要短?那就是拜赐于当时政府方面的态度。

  当时的关键人物格林斯潘刚刚开始接任美联储主席,从1929年教训中,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他遵循了60年前本杰明·斯特朗的遗训:“你只需要开闸放水,让金钱充斥市场。”所以格林斯潘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市场上大量买入政府债券,这相当于向市场直接注入资金120亿美元,与此同时,白宫悄悄地借钱给几家大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美国政府终于放弃了杰斐逊完全放任的市场自由主义,政府干预阻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把镜头再缩回到最近的事情。美国次贷危机的来势绝非小事,美国政府这次非常果断,直接向市场大量注入资金,果然是立竿见影,截止到8月31日,为应对危机,美国政府累计向市场注入资金1452.5亿美元,目前来看,这些措施非常得当和有效,危机进一步蔓延的可能性并不大。

  接下来的一个假设性的问题是,让许多人牵肠挂肚的中国股市一旦崩盘该怎么办?

  首先要解释的是,对照1929年的情形,中国目前的情况与当时并无多少雷同之处。与美国当时的情况相反,中国一年的贸易顺差就超过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今年可能超1.5万亿美元,市场流动性的充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而且这种流动性似乎仍然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尽管央行用最严厉的手段动用了所有收缩流动性的举措,仍然无济于事,这是当前牛市发展的根基所在。如果我们注意到了这一根本问题,为何要在意人们脸上表情是否与1929年危机爆发前美国人脸上那忘乎所以的表情如何相似!

  当然,笔夫并不认为股市不会大幅下跌,相反,大幅下跌是股市运动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但下跌不意味着股灾,更不意味着1929年那样的股灾。美国次贷危机的处理说明,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已经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以避免股市的涨跌对实体经济造成大的损害。中国就更不用说了,中央调控是中国经济的科班本行,不至于美国政府那几招我们还不会使,相反只会更强。管理层在钱多的时候可以大幅回收流动性,这也说明,一旦股市大幅下挫,我们也可以有足够手段让流动性释放出来,如此这般,股市即使下跌30%又能怎么样呢?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