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金岩石:婴儿潮与人口红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03: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金岩石

  2008年问鼎六千,这既是趋势判断,又是风险提示。因为2009年将开始非流通股的全面入市,股市资金的供求结构会因此发生突变,届时如果没有外生的资金流入或衍生的信用交易,流通总市值会超过社会储蓄总额,股市暴跌的可能性将急剧上升。而在现阶段,除了听到一些“唱空者”歇斯底里的空喊之外,我几乎看不到有股市暴跌的任何迹象和经济理由,更没有任何数据说明有“第二次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

  股市持续走牛,除了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改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红利。通常所说的人口红利,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因劳动力供给过剩带来的低工资水平,有助于企业的盈利和经济的成长。不过股市的人口红利却是指把人口因素纳入模型,来评估特定时期的资金供给。美国人经常用“婴儿潮”来解释特定时期的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说明某一特定年龄群体中的竞赛行为经常会有趋势性的经济后果:“婴儿潮”的一代开始消费了,产生了消费主义;他们开始投资了,开始了股市繁荣。站在同样的视角分析中国,我们会看到在“一胎化”政策生效的1978年以前,可以说是中国的“婴儿潮”时期,因为那时的家庭有两三个孩子是很普遍的。如果借用80前和80后的流行说法,会发现当前股市中的散户投资主力是80前人口。在这个群体中,除了极少数创业者外,

理财行为多半发生在房市与股市之中。按照投资-储蓄-消费的偏好来划分,这个群体在支出结构上的共性是低消费,差别在于高储蓄或者高投资。股市的人口红利,来自于该群体中投资偏好较高的行为主体。

  80前炒房炒股,80后唱响中国,喧嚣的楼市风云和美丽的股市泡沫,伴随着“超女”的想唱就唱,把中国的市民社会带进了“婴儿潮”一代的经济繁荣。在这个时候对股市泡沫愤愤不平确实有些不太和谐,因为泡沫市场最大的威胁往往不是来自于泡沫本身,而是来自于“挤泡沫”的政府干预。股市泡沫是能够被政府干预戳破的,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有案例。当年英国政府在“南海泡沫”期间干预股市,通过了“泡沫法案”,强行干预市场的

股票发行机制,结果却导致“南海泡沫”的恶性破裂,最后把英国财政部长送进了伦敦桥头的监狱。美国政府是在1929-1933年大萧条期间股市崩盘之后干预股市的,罗斯福总统任命老肯尼迪在华尔街也推行“新政”,并通过了《证券法》,建立了
证监会
,从此奠定了现代证券业的基石。这两次历史性的政府干预股市,一个发生在泡沫破裂之前,一个发生在泡沫破裂之后,思路不同,结果迥异,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英国曾经有过一个“泡沫法案”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