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民企老总亟需的不是私家医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4日 10:06 信息时报

  某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将有限的社会公共资源投入到无限的为有钱人服务的事业中去,管治之下的每一位民众所享有的权益,必须根据其纳税表现或者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等创造财富的能力标准来划定其份额比例——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是一个病态的丧失政格的政府。——李斌

  自从“发展就是硬道理”的伟大理论横空出世,就在某些执政者的实际操作中不断得到开拓创新、挖掘升华,进而衍化产生出许多后续的理论:经济发展就是硬道理——赚钱就是硬道理——交税多就是硬道理……反映在政府与富商的关系上,则是将有限的社会公共资源投入到无限的为有钱人服务的事业中去,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上对交税多者倾斜,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

  “30位亿万富翁清华上学,浙江省政府42万买单”(《京华时报》2005年11月8日)、“福建漳州纳税300万以上子女中考加20分”(《南方周末》2006年8月3日)、“重庆警方成立‘保护知名企业家联络办公室’为128位知名企业家提供专门保护”(《重庆日报》2006年11月24日)……从各地流露出的各种政策意向来看,“为纳税人服务”的的现代政府理念得到极大的张扬。如果明初“活财神”沈万三泉下有知,想必会对此大呼生不逢时。

  “杭州市政府将拨付专项资金请150位民企老总体检疗养”(《现代金报》5月23日)似乎正是承接了这种风气。如果是出于纯粹经济理性的考量,那么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民营企业家的健康问题,当然跟许多标注着现实利益的字眼紧密联系在一起,譬如说,区区几百元的体检费可能换来一系列炫目的数字:创造的就业机会、交纳的税收金额、地方GDP的增长指数……而一旦他们有一个倒下,就可能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财税损失。所以在《杭州市民营企业家健康体检和疗养休假制度》这份红头文件里,可以看到“民营企业家的健康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关系到杭州市的经济发展”的表述。这种“感情投资”,比地方税收优惠要划算多了。

  但是,政府作为毕竟不是能纯粹估算投入产出、成本收益的一盘生意。如果这个政府管治之下的每一位民众,他们所享有的权益,必须根据其纳税表现或者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等创造财富的能力标准来划定其份额比例,那么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是一个病态的丧失政格的政府。

  而杭州市的这个举措,对比“子女加分”、“专门保护”等措施,在“病情指数”上显然远远没有到达脑子进水的级别,它更多的是凸现决策者公共管理的能力和技巧的缺失。

  到了一定级别的政治精英(例如现职政府官员或享受某种待遇的离退休人员)和知识精英(例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技术人员)恐怕大多享受过由国家财政埋单的定期体检疗养,作为对政府财政收入作出卓越贡献的经济精英与他们平起平坐同等享受免费体检的待遇,将心比心,也不算过分吧?如果这个制度的设计者、红头文件的起草者,在措辞上更策略一点,文字功夫再过硬一点,在表述上尽量往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正享受的“免费体检”靠拢,而不是着力于“拨款”。这种“对民营企业家的关爱”,相信不会让那么多人感觉刺眼,进而跟“对金钱献媚”划等号。

  话又得说回来,网友们的怒气也绝非因狭隘仇富而罹患红眼病。这笔专项资金毕竟是公款,领导们一拍脑袋就能拿纳税人的钱去取媚富人,既有失公允易伤民心、让人民对政府失望,更是习惯性的公权滥用下的职能错位。

  厚此未必薄彼,此长未必彼消,但我们不妨追问,政府在孜孜于求“对民营企业家的关爱”甚至越位的同时,其他职能是否有所偏废缺位:锦上添花的事,你们做得很出色;那雪中送炭的事谁做、成效如何?政府与市场不同,人民政府更不是少数精英政府,“为纳税人服务”的实践,无疑应该庇荫所有公民。按照当下时髦的说法,“改革成果应该共享”。在贫富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的当下,政府制定政策、具体办事时要更多地倾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在“老总纳税多”与“政府照顾多”之间划等号,让他们时刻生活在特殊环境中,不管是基于出政绩的压力和动力,还是真心希望能保护勤劳致富的企业家,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实施效果,恐怕不利于公平、公正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更不利于消除社会和谐进程中的矛盾。其实,政府部门的廉洁高效,良好的企业营商环境,这才是民营企业家更亟需的,而不是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关怀备至的“私家医生”。具体到民营企业家的健康问题,还不如参照报道中提及的宁波市的做法,由当地的企业家协会帮忙安排体检,政府出面邀请权威专家统一进行会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