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闲话仓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3日 23:09 《商务周刊》杂志
金融业并不神秘,每一家具有足够经营规模的企业,都有金融企业的某些特征 □文 缥缈 黄金周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攀越7.70元。同日,中国股市一举登上了4000点,沪市收在4013点,成交3800亿元。 其实根本用不着分析近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通胀压力”也是现实存在。在我所居住的城市,人们爱吃的牛肉拉面也“集体发力”了,上涨到6块钱一碗的“天价”,涨幅达到50%。 人民币对内加速贬值,对外加速升值,外界预计,最多到5月末,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有较大的调整,以缓和宏观经济的总体压力。 作为企业,除法定汇率之外,也该考虑一下企业货币工具的选择,特别是“仓单”的选择,以规避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汇率风险。“仓单”取代“债务”,是当前新型的企业融资方式之一。什么是仓单?简单说就是提取仓库货物的一个单据。仓单源于现货贸易,是现货贸易的一个补充和延伸。 首先,以仓单扩展企业信用,成本低于负债。一般来说,当债发生时,货物或资金的物权完成了转移,在债务期内,债务人是该物权的支配者,债权人只能在债务到期以后,才能要求恢复自己的权益,由此来看,债权融资成本较高。 其次,“仓单”与“债”的性质不同。“仓单”是“货物(商品、材料、现金)的寄存凭证”,货物或资金的物权并不发生转移。这是债务与仓单的最重要的区别。 金融业并不神秘,大家必须了解到,每一家具有足够经营规模的企业,都有金融企业的某些特征。一般地说,“仓单”较之于“债”,有更强的、“一篮子”的选择权,其持有者可以随时按所规定的数额提货或者提款。 举例而言,我在任何一家银行,存入一定数量的货币以后,只要不是定期,手中的存折或该银行签发的支票簿,其实就是货币的“仓单”。我拥有全部支配权,银行代为保管。我可以在我认为合适的任何时候,要求兑现我的“持仓”,银行则必须按要求给予兑付。 一般而言,企业向商业银行融资,并不是银行的天然特权,从“仓单”的角度分析,银行也对企业“开仓”,向企业“融入”的是一些有价值的“标的物”,正因如此,企业有权跨越银行以及货币,与“债”方(在我国就是银行储户)直接进行交易。 当然,企业的信用是建立在企业能够在任何时间提供足够的商品储备基础之上的。如果企业短期发生亏损,或流动性不足,同样可以扩张“仓单”的供给,这也是金融业通常的办法。只要企业恪守信用,与商品市场保持“洁净”,“债”与“仓单”的价值就有明显的“代币”的特征,人们就会越来越信任企业,为交易方便,人们也会越来越减少直接结算。 相对于金融业,企业做足仓单的预期是一种偏好。如果有人存入“一单”商品,将来要提走同样的“一单”商品,物权则归人,不得有失。如果这张仓单在资本市场转让流通,仓单与实物对应,就会成为最简单的“期货”。目前期货交易所指定的仓单,无一例外都是这么干的。 金融业与企业的最大不同,在于对“仓单”的调控有着更大的自由度,特别是那些信用不足的商业银行所“开”出的“仓”,总会偷偷给自己多开几单——至于为什么它不会少开几单,只有天知道。 同理,如果玩家们相信企业,手中持有大量的企业仓单而不去“结算”,那么企业就可以把一部分商品再卖给别人,实现“一货两卖”,赚取超额利润。区别在于,这时的企业,就转变成为一间事实上的商业银行了。它完全可以“从一只羊的身上剥下两张皮”来。 如果玩家们不再相信某一企业,纷纷把自己所持有的该企业的“仓单”转为其他企业的“仓单”,那么该项“仓单”就会因信用崩溃而大幅贬值。很多货币,譬如美元的历程,其实就是如此。 几乎每款成功的“仓单”,都有一套稳定的交易法则。与其说是法则,倒不如说是由商品市场的玩家之间,约定俗成的一种价格规则。 既然是交易,即使是企业的“空仓单”,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因为,企业用于流通的“仓单”,决定了企业各类主要产成品的“兑换率”。不同企业的“仓单”之间也有“汇率”,其作用主要是示警。如果有某一企业超发“仓单”,透支相关信用,那么,市场就会压低该类“仓单”的兑换价格,直到断绝彼此之间的所有的商业往来项目。当前的外汇市场上的美元,就有此虞。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作为企业,了解与“仓单”有关的一切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美元越走越弱,内地企业的经营面对利率与汇率的双重风险。作为企业高管,必须跟随整个“游戏”的进程,不断扩张企业的“流动领域”,并对企业在目前以及将来的流动状况有一个总体的判断。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