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元素支撑长崎商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 02:27 第一财经日报

  赵鸿

  去年4月,我受长崎活水女子大学邀请,到该校教授为期一年的中文课程。这是我第三次到日本从事学术交流活动。

  长崎是一座海滨城市,也是日本最早开放的城市,受中国和荷兰文化的影响很深。我的住所附近不到300米就是孔庙。因为有这些名胜古迹,旅游业就成了长崎的支柱产业之一。此外,长崎的造船业也很发达,著名的三菱造船就在这里。

  消费增长仍乏力

  在上海生活久了,来到长崎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的干净和安静。长崎的生活还是蛮方便的。虽然整个城市像样的百货商店只有三四家,但大大小小的超市到处都是。长崎的物价绝对不便宜,水果都是按个卖的,一个苹果大约200日元(100日元约合人民币6.5元),三颗小白菜约150日元,1公斤大米约400日元。我经常在长崎看电影。通常的票价是1800日元,赶上周三(只对女士优惠)或是每月的第一天,票价是1000日元。出租车根本坐不起,只知道起步价是560日元。

  日本的媒体这几年一直在报道日本经济已走出泡沫经济的阴影,开始复苏,就业情况也开始好转。不过在长崎,还真感受不到这一点。和许多日本朋友谈论起经济复苏,他们也都说感受不到生活有什么改善。我在活水女子大学的日本同事还抱怨自己这几年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收入却逐年减少。当然,具体数字他们是讳莫如深的。

  和我住同一幢宿舍楼的一对夫妇,丈夫艾伦是加拿大人,在活水女子大学教英文,妻子庆子没有工作。他们结婚近20年了,没有自己的房子,一直住在学校宿舍里。一次,我们到一家以豆腐菜肴闻名的饭店吃饭,那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地方。席间,我问他们是不是经常到这地方来。他们竟然有些惊讶,说这样贵的饭店一年也就来一两次,还是在有特别意义的日子。那天,我们每个人的消费大约是2000日元。

  的确,在长崎生活久了,感觉这里的经济还是很萧条的,跟上海的繁华简直没法比。长崎有个叫思案桥的地方,是当地最繁华、夜生活最丰富的地方。听日本朋友讲,几年前,这里一到晚上,几乎每家店的生意都很好,到处都能见到喝得醉醺醺、大吵大嚷的公司职员。如今不同了,多数饭店和娱乐场所顾客都不多,街上的人群也总是稀稀拉拉的。

  中华街的“商业秘密”

  长崎还有一条“新地中华街”,也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地方,里面大多数是中餐馆和卖中国商品的杂货店。我几乎天天路过这条街,发现几家饭店的生意倒还可以,杂货店就相当冷清了。大多数时候,我走过发现这些杂货店门可罗雀,真不知店主是怎么维持下来的。

  后来我终于知道了答案,那就是一年一度的长崎灯会。灯会起源于中国的春节,时间也是从农历初一持续到十五。不过这里不叫春节,因为到处悬挂红色的灯笼,所以取名灯会。当地人都称这个节日为“郎当”——其实就是英文的lantern(灯笼)。灯会本来是长崎的华侨发起的,后来市政府觉得对当地经济有利,就接管了。

  据我所知,日本还没有第二个城市有这样的灯会。因为独此一家,所以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在灯会时节光顾长崎。长崎的人口不到40万,但据说今年到长崎看灯会的游客就超过88万。

  长崎灯会非常有中国特色,节日期间每天都有精彩的演出,像中国杂技、舞龙舞狮、二胡演奏等。节目都在露天舞台表演,不收门票。台下观众挤得水泄不通。一到散场,人群就都涌到到四周的店铺去了。很多店其实都指望灯会这十几天里的生意。

  我认识一个定居长崎的中国朋友,她今年赶在灯会前开了一家中国货商店,卖的都是从上海城隍庙买来的小饰物。一开始生意不算好,每天进账只有一两万日元(有一些还是熟人捧场),晚上6点不到就关门了。可灯会一到,生意都快忙不过来,到晚上10点还有顾客挑挑拣拣。灯会的最后一天,朋友理了理账,有点兴奋地说:“哇!卖了170万!”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教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