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废除高考拿什么选拔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0日 01:15 财经时报

  赵子龙 博客

  关于高考的弊端,多少年来一直有人批判,但是,这都局限于一般层面上的讨论。这一次,事情开始变化了,有些人大代表都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并且给出了明确的药方:废除高考。

  自古以来,考试都是人才选拔的重要模式,甚至是惟一模式。虽然古代的科举模式存在不少的弊端,比如范进十年寒窗的人生悲剧,的确使人对科举对人性的压抑感到痛恨。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科举制度对于选拔优秀人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正是由于科举制度的局限性,高考制度设计就没有完全采纳这种模式,而是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目前正在稳步推进的素质教育,使我们开始相信,中国教育制度正在开始更加尊重人性,注重个人潜能的发挥。

  仔细看看来自宁波的全国

人大代表范谊给出的人才选拔模式,虽然理想,但是,操作性却值得怀疑。这么多年来,我们已经对中国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感到诧异了,不管什么模式,我们的孩子都可以很快找到所谓的考试规律,不管是高考还是所谓的“学术潜力测试”。在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惯性下,相信简单的模式改变,还是无助于我们的孩子们读死书、死读书的局面。

  我们中国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所谓的社会服务记录、社团记录等都无法保证事实的真实存在。很多人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虚假的材料来证明自己其实子虚乌有的经历或能力?怎么避免这类造假,范代表却没有给出答案。

  范代表还建议,把招生自主权下放到学校,这条建议完全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在目前这种招生自主权严格控制在教育部的情况下,高校的招生丑闻还是层出不穷,我完全怀疑,当各个高校完全具有招生自主权后,公平性如何保证?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在招生的闸门放开之后,引来的可能是洪水泛滥。同时,如果自主招生,高校为了选拔适合自己的人才,招生成本将大幅度增加,所有的费用是不是还要转嫁到我们学生的身上,是不是又加大了入学的难度?

  目前的高考制度的确存在太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至少保证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我不能说不存在高分低能,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情况来说,分数的高低可以代表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高考制度不完善,我们可以想办法不断改进,同时增加一些非分数因素,并给予高校一定的自主权,这有何不可?我认为没必要把它一棍子打死。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