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郑渊洁:我都憋了二十多年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 06:33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吴怀尧

  “有资格给作家颁发文学奖的,是读者。任何文学奖评委会都没有读者公正和准确。”

  “老实说,我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的作品好,写作对我而言,只是一种谋生手段。”

  当郑渊洁如约出现时,记者吃了一惊。光头、隐约可见的白发、大衣、夸张的墨镜、彪悍的体形,让人不由自主联想到黑社会和越狱犯。坐定后,他摘掉墨镜,很和善地笑着说:“你好,我是郑渊洁。”

  现在的经历都是写作素材

  “我现在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五个小时算是很奢侈了。写作安排在早上四点半到六点半进行,两个小时可以写三千字。”郑渊洁喜欢养狗,主要是德国牧羊犬,还有两条

藏獒,遛完狗吃早饭,吃完早饭后如果不出门的话,会陪陪刚满8岁的女儿郑亚飞,“女儿的保姆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主要负责做饭。我的时间还算自由,上午写写博客,下午看看书或报纸。”

  自从播客上线之后,他的网络脱口秀节目《郑在方便》更新得更勤了。“播客这东西可能会革掉电视的命。”他说,现在电视的主要受众是家庭妇女和没有文化的人。而年轻人更喜欢在网络上看节目。以前自己想表达观点,会在博客里写出来。但是文字很容易被转载,不利于保护版权,视频就不那么容易了。

  2007年2月5日,郑渊洁索性把网络脱口秀搬到湖南卫视。由他和主持人李好搭档的10分钟脱口秀节目《郑好十分钟》亮相荧屏。这档别出心裁的电视教子脱口秀是郑渊洁与李好边吃边聊,轻松且充满乐趣。节目播出的时间正好是人们吃午饭的时候。一位观众在湖南卫视的百度贴吧里留言:“边吃饭边听着郑渊洁‘好孩子是宠出来的’、‘父母是政府,子女是公民’等教育理念,还真能学到不少教孩子的招儿。”

  但也有人认为,以前他深居简出,专心写作,现在却抛头露面,参加各种活动,还写博客,录节目,这是不务正业。郑渊洁告诉《财经时报》记者,自己现在所经历的生活,是以前未曾经历过的,“而这些,都是写作的素材。再说了,我都憋了二十多年了,出来活动活动还不行呀!”他感叹说。

  读者最有资格发文学奖

  1977年,高考恢复,对于很对多人而言,这无疑是喜从天降,因为命运可能由此改变。可是对郑渊洁来说,却是他的一场“人生灾难”。

  原来,郑渊洁女友的父母要求他考大学。他清楚考试是自己的弱项,参加高考是自取其辱。于是女友在父母的压力下,离开了他。这一年,郑渊洁22岁,工作是在工厂看水泵。和女友分手后,他痛下决心,一定要通过一种方法,即使不上大学,也能让对方后悔一辈子。当时有农民通过写诗调到《诗刊》编辑部,轰动一时,想到自己小学时作文好,他决定效而仿之。

  1977年,《汾水文学》第4期刊发了郑渊洁的处女作,他领到了10元钱的稿费,这笔钱是他当时工资的四分之一。之后,郑渊洁陆续发表了近百首诗。但是和那些真正的诗人打过交道后,他不免有些失落和失望,觉得在写诗方面,自己只是三流。如何才能做到一流?他将所有的文学体裁写在一张挂历的背面。诗、散文、报告文学,接着小说、戏剧……倒数第二是童话,最后一项是相声。郑渊洁选择了童话, “很简单,上学少的人想像力丰富。要知道,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扼杀想像力的过程。而童话,最需要的莫过于想像力。”

  1985年5月10日,一本专门刊登郑渊洁作品的杂志诞生,当期印数13万本。郑渊洁向《财经时报》透露,当时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坚持3期就算胜利,但后来一个北大教授的话刺激了他。

  “1986年我参加了一个儿童文学界的会,当时是在庐山举行的,好多儿童文学作家都去了。可能是我没上大学的缘故吧,北大的一个教授就说,咱们这儿有人不知天高地厚,一个人写一个月刊,还说如果我能够写两年他就把名字倒着写。”

  憋着这口气,郑渊洁一写就是二十年。读者上千万。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长宗介华很为郑渊洁不平,“某些文学评奖者不愿意给他奖项,说他的童话胡编乱造,有时甚至一票都不肯给郑渊洁,而轮到孩子们投票时,他又几乎总是第一名!”

  面对这种现象,郑渊洁不以为然,“有资格给作家颁发文学奖的,是读者。任何文学奖评委会都没有读者公正和准确。”

  很多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是垃圾

  去年岁末,德国汉学家顾彬曾炮轰中国文学,引起舆论波澜。对此,郑渊洁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这种言论本身就很垃圾。无论哪个作家,写得再怎么糟糕,也不能这样指责。毕竟,人家既没有抢银行,也没有抄袭,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应该受到尊重。更何况,我们不看好的某些作品,若干年后可能就是金子。”

  他觉得,只要王朔、苏童、韩寒、姜戎和二月河这五位健在,中国文学就有戏。

  说到这里,郑渊洁突然剑指诺贝尔奖,颇为不屑地说:“在我看来,很多获奖的文学作品,套用某些汉学家的话,同样是垃圾。比如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和赛珍珠的一些作品。”

  “老实说,我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的作品好,写作对我而言,只是一种谋生手段。”郑渊洁希望自己的作品在死后50年内有读者。从第51年起,最好就没有读者买了。他说自己作品的质量都是按这个年限设计的,“多卖一年都吃亏”,因为“50年过后,作品就进入公有领域,谁想印制发行都可以,无需支付稿费”。

  郑渊洁对那些动辄就向读者推荐“必读书”的作家表示鄙视, “怎么会有必读书呀?我才不信呢!”说起自己的阅读,郑渊洁对《古文观止》推崇备至。

  “这本书里面的碑文写得不是一般的好,寥寥数百字就把一个人的生平概括无遗,既没有明目张胆的溜须拍马,又能让家属高兴,其功力可见一斑。”然而,郑渊洁阅读最多的却是《现代汉语词典》和各种小广告。“《现代汉语词典》都翻破好几本了。小广告我也很喜欢,有些比名著都强。”他用手比画道,一张小纸片,几十个字,想表达的东西全出来了,而且有人看了还真的就去打电话,“这太厉害啦!”

  我是自己觅食的野兽

  □ 本报记者 吴怀尧

  第一次约访郑渊洁时,他说他在长沙,回京后与我联系。前几天的一个下午,在王府井新东安市场,地下一层星巴克咖啡厅,我们终于见面了。尽管周遭比较吵杂,光线略显暗淡,但这并没有影响两人的谈兴。咖啡香气弥漫,在音乐和笑声中,采访圆满完成。分别之际,记者忍不住问他,为何剃个光头。郑渊洁笑答,为了吓唬人。他说,这和某些作家在自己的书皮上写作协主席什么的,同理。

  《财经时报》:作为一个著作等身的文盲,你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哪些?

  郑渊洁:上学的人获取知识的方式属于家畜,别人给你什么知识你就只能被动地吃什么,不管身体是否需要这些营养。而我这类靠自学获取知识的人,则是自然界里的野兽,根据自己身体的需要觅食,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一般来说,想吃的正是身体需要的。野兽和家畜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吃,后者是为了别人的生存而吃。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吃,越吃生存能力越强。为了别人的生存而吃,吃得越多,越早为他人果腹。

  《财经时报》:有人指责你经常不自觉地“炫耀”自己的低学历,真是这样吗?

  郑渊洁: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他们认为我是在提倡不上大学。我的真实意思是,以我的经历,给那些没有机会上大学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以信心,让他们不气馁。条条道路通罗马,没有机会上大学,一样可以获得人生的成功。毕竟中国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占绝大多数。如果绝大多数人心灰意冷,对民族不是好事。生活中政府对贫困家庭有最低生活保障。我就是想通过“炫耀”低学历给那些没有机会读大学的人最低信心保障和最低尊严保障。

  《财经时报》:市场证明,你的作品是受欢迎的,原因何在?

  郑渊洁:一篇作品,如果说是托尔斯泰写的,大家可能会说怎么写得这么烂。而同一篇作品,如果说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写的,大家会惊叹怎么写得这么好。我的作品之所以受到较多的读者欢迎,这是最本质的原因。

  《财经时报》:是什么促使你二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

  郑渊洁:我能源源不断写作,受益于我当过5年工人。在这5年中,我的唯一工作是看水泵。工厂打了一口井,为全厂提供生活用水,我的职责是开启水泵,将井里的水抽上来输入工厂的每个卫生间、食堂、澡堂。看管水泵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保证源源不断,不能时断时续。在这5年的看水泵历程中,我养成了源源不断的习惯。我将这个习惯带到了后来的写作中。

  《财经时报》:简单介绍一些你眼中的郑渊洁吧。

  郑渊洁:心胸不开阔。易怒。爱听鼓励话。闻过不喜。宠辱都惊。牢记恩仇。喜走独木桥。如果当婊子,决不立牌坊。能熟练使用500个汉字,在计算器的支持下会四则运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