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面对反常天气 我们要未雨绸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03:45 第一财经日报

  梁雨霞

  2006 年年底至今,气温持续偏高,地球遇到了100年来温度最高的暖冬,可以预见,此等反常天气一定会给环境、经济、生活等带来诸多影响,比如:一、暖冬使得居民的采暖能耗下降;二、如果惊蛰未到,害虫就开始活动,届时农药可能供不应求,而农药的错误使用会导致食物中毒事件上升;三、雪山冰川融化加剧,大河大川汛情提前,江河堤坝将经受更大考验; 四、暴雨增多,引起泥石流的多发;五、山洪暴发或者路基松动,使得铁路和公路交通受阻;六、全球变暖现象引起更多关注,国际碳排交易价格上涨;七、若持续变暖,将为防暑降温带来更大的困难,同时,可能因为能源需求的上升,能源价格进一步上涨;八、农业生产、粮油价格、期货行情、进出口贸易、汇率、国际金融博弈等,环环相扣,引发其他连锁反应。

  以上推测没有权威性,仅仅作为例子抛砖引玉,旨在提请相关的各方专家注意。

  倘若我们能够利用历史数据,结合现在的情况,对未来的走势作一些合理而大胆的推测,或许,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能够得到质的提升。

  据了解,2006年一年内,我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8.1亿元,中央投入各类抗灾救灾资金111.98亿元,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充足一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畅一些,损失该不会有这么巨大。

  防灾和经济博弈,除了需要理性的预见,还需要气象台和灾害防治以及农业生产等进行跨学科、跨行业的沟通协作。

  其实,冬天农闲,而这时候江河水位一般较低,今年又是暖冬,国家或者地方完全可以趁这个机会,组织人员做一些预防工作,比如河道的清淤、堤坝的保养等,变水患为水利。

  如果国家能将一部分用于救灾的经费分流到防灾的研究和实践中去,或许,那几乎年年见诸报端的“百年不遇的洪灾”等字样,会从公众的视线中消失。(作者为德国汉诺威文通公司总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