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为医改建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 11:11 南方都市报
批评与回应 贵报薛涌先生专栏近日谈及医改话题,《在医改中注入社区精神》一文显示出外行人看热闹都看出了门道,笔者作为行内人士,有感而发。 医疗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已成上下共识,但是如果没有整体战略设计,其它局部战略设计很难,政策和策略的制订也难。商业和工业涉及国计民生都能成功改革,医疗行业由于医学的排他性和可控制性,改革效率会远远高于其它行业,其破坏性远远低于其它行业。 要从体制和政策上开放医疗市场,确定多种体制的医疗保障系统。还原医学体系的多种功能和职能。医药彻底分家,精简并优化卫生部门管理职能,提升、健全和规范卫生部门、行业协会、医师协会等多种市场服务和独立监督管理体系。 第一,将医疗行业细分为服务性机构、事业性机构、福利性机构,而不是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的简单划分。 定性定位为服务性机构的医疗市场,对全社会开放,从体制和政策上大量鼓励私人独立开业。现有国资医疗机构包括部队医疗机构可以保留定性为事业机构。国家集中投资与经营拥有特色专科的医院和大中型综合性科研、教学示范医院,引导和平衡社会医疗机构的服务技术、服务质量、服务价格及示范管理。部队和民政部门的医疗保健救助等部门,可定性为福利性单位。有卫生执法、行业协会和医师协会的协助、监督管理,福利性医疗机构也可以较好地发挥社会作用。 第二,将现行医疗卫生市场含有预防、保健、急救、治疗、康复、疗养、养生、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多位一体”的医疗市场对全社会全面开放。 第三,医疗保险市场也向全社会开放,形成国家强制性保险,与非国有多种医疗自愿性保险共存的保障体系。 可以预见,医疗体制的改革阻力,主要来自卫生部门本身和地方政府国资医疗机构。不过,无论是国资、民资医疗机构中的医生和病人都是积极响应的,可以说任何没有医生和病人积极参与的医改都是消极的。期望国资医疗机构经过改革的阵痛过后,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能获得提高,进入良性竞争,政府也可以轻装上阵,医疗行业得以重建和提升良好形象。 吴少华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