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孙凯:上级的安全感和下级的安全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 13:53 国际航空报

  孙凯 著名媒体人士,曾任中国青年报记者部主任等职,现任《瞭望东方周刊》副总编辑,国际航空报专栏作者。 

  孙凯

  今年早些时候,日本举国曾为要不要修改宪法使公主能继承皇位而争议不休。由此念及中国几千年封建史,历朝历代,亦从无女人从父亲手中得以继承皇位之事发生。皇帝若无儿子,或传位给弟弟,或传位给侄子,即便女婿也行,再不然就出些损招,把别人的婴幼儿或偷换或暗抢来,冒充自己的孩子抚养,再传位给他。反正似乎从君到臣,没谁觉得能把大位传给公主。由此看来,中国人对女人真是不够平等。由此看来,女人想让男人主动把权力交给自己是不大可能的,即便这男人是你爹也不行。

  但中国封建史上,却有过3段女人长时间独掌皇权的历史。在这3段历史中,3 个女人干得都挺不错,风头不比现在的英国女王之类的差。男人们也都服服帖帖、忠心耿耿,可见男人们对女人掌皇权的现实还是能接受的。但女人首先得靠自己的努力拿到权力。

  从这3段历史来看,女人夺权的路径是完全一致的,可见这是惟一可行之路,那就是:首先,靠自己的身体迷惑住一个手握皇权的男人,从而跻身最高殿堂;其二:要保证自己的身体能产下一个男孩,并保证他成为储君;其三就好办了,当所依附的男人故去,儿子成为新君,这时,女人以老娘兼老政治家的身份,就一通百通、一顺百顺了。

  为女人开创这一夺权模式的是吕太后。《史记》十二本记、三十世家、七十列转中,惟一被单独列转的就是刘邦的这位战友兼伴侣。吕后不是刘邦的第一位结发妻子,也不是刘邦后期最宠爱的女人,但与刘的第一个妻子相比,她家庭条件好,长得漂亮,又极聪明能干。刘亭长当年无权无钱一混混,又娶了个村妇在身边,被吕后的爹白送个漂亮聪明女儿,自是感觉不同。与刘邦后期所宠爱的女人相比,吕后在汉朝夺取天下的征程中长期在斗争一线,有丰富的功劳、资历和斗争经验。

  但就是这样一个身份特殊、资历超群的女人,人生中也是颇多风险,一直到死也活得提心吊胆。

  吕后的第一次人生危机是她男人刘邦带给他的。

  刘亭长到快死的时候了,突然要换太子,说吕后生的孝惠不像他,年轻漂亮的戚姬生的如意像他,要以如意换孝惠。如果真换了,那刘邦死后作威作福的可能就是戚姬了,吕后以老资格挂个名誉职务享福也就算了,如果胡说乱动,那最后被做成人彘的还不知道会是谁呢。

  吕后上窜下跳,以理谕人、以情动人,靠一帮在战斗中解下了情义的老臣子力争,终于渡过了这第一次危机。

  刘邦死,孝惠帝当然继位,这应该是吕后拨云雾而见天日、自己当家作主的好日子到来的时候,但吕后却把这视作自己人生中的第二次危机。《史记·高祖本记》载:刘邦死了四天后还密不发丧。原因是什么呢?吕后跟她的宠臣审食其商量说:这些将领们以前和皇帝一样是平民百姓,后来北面称臣,经常流露出不满意不服气的样子,现在要侍奉年轻的新皇帝了,肯定心里更不服气。如果不一次把他们全都灭了族,天下就安定不了。

  也就是说:吕后准备在孝惠正式登台前。把功臣们一次全灭了,才会心安。与其说这个思路和后来的朱元璋如出一辙,不如说朱元璋就是从吕后这里得了真传。吕后在帮刘邦灭功臣方面一向是当机立断、毫不手软的。刘邦手下最具军事才能的两员大将里,韩信是吕后一手给灭了的,刘邦得知后都“且喜且怜之”。彭越被刘邦废了梁王之位,流放四川。路上遇到吕后,彭越以为跟领导老婆诉诉苦,一同吃过苦的吕后会帮他美言美言。吕后满口答应,又带他回去,跟刘邦说:彭越这样的壮士,流放到四川,后患无穷啊。于是指使人再诬告彭越谋反,然后把彭越灭了族。

  在这关键时刻,有人通过审食其劝吕后说:如果真的这样做,天下就危险了。陈平、灌婴率领10万大军现在镇守荥阳,樊哙、周勃率领20万大军正在平定燕地和代地,如果他们听说皇帝驾崩了,诸将都将被杀,肯定合兵来进攻。那时候大臣们在朝廷叛乱,诸侯们在外面造反,覆亡的日子就举足可待了。吕后这才打消了尽灭功臣的念头。

  吕后的第三次人生危机发生在惠帝死后。惠帝一死,吕后执政的合法性就有了问题。所以发丧时,太后只是干哭,没有眼泪。《史记·高祖本记》载:留侯张良15岁的儿子张辟强任侍中,他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惠帝这一个儿子,如今去世了,太后为什么只干哭而不悲痛呢?是因为皇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顾忌你们这班老臣。如果您请求太后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领两宫卫队南北二军,并请吕家的人都进入宫中,在朝廷里掌握重权,这样太后就会安心,你们这些老臣也就能够幸免于祸了。陈平照张辟强的办法做了。太后很满意,才哭得哀痛起来。

  从吕后的后两次人生危机来看,统治者对被统治者之间,被统治的命运操在统治者手中,动辄可能被灭族,但统治者之所以常常要把别人灭族,是因为此人的存在让统治者没有安全感。被统治者起来反抗,往往也是因为安全感荡然无存。如果相互在安全感和权力上有一个大致平衡,大家就能相安无事。

  其实好些反叛的臣子,并非就是一意想反,比如吴三桂的反清,就是一步步平衡被打破的结果。他兵权在握,皇帝心存疑虑,难以安睡。但若交出兵权,又可能随时成为被宰的羔羊。这种分寸的拿捏,往往已非人力所为,只能靠天意了。

  吕后的第一次人生危机之所以和平渡过,是因为将军们兵权在手,有所制衡。吕后的第二次人生危机之所以和平渡过,是因为老臣们交出了兵权。这个交和掌的时机,又和吕后的年纪、心态、大势密切相关。有时候,交就对了,有时候,交了权就可能交出了性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