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北京吃架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 15:30 国际航空报

  □张盈

  有这么一些毛病,其实打小儿我们就没丢掉过。它们表达对吃发自内心的由衷热爱,几辈子人总也改不了或者根本就没打算改;它们是一块胎记,明晃晃地告诉别人你的出身;它们难登大雅之堂却也没那么多规矩,透出了滋润和爱谁谁;它们可能真有点儿俗,但却是这座城市独有的魂儿,体现了北京人随心所欲的生活姿态。

  再没哪的人比咱们更爱往一块儿凑了,通常十人以下都不叫聚。不出意外的话,每晚6点以后你的手机就会响个不停,至少三拨儿朋友在三个不同地点朝你招手,同时呼唤着你的还有路边趴活儿的出租车,它们也扎堆儿。千万别跟北京人提AA制,那吐沫绝对能把你淹死。咱们不讲究那个,显得生份、感情不深;咱得抢着付账,从餐桌争出包间再到吧台,当自己手里的钱包是捡的。当然近年来这种习惯有所改观,可就算你一顿我一顿来个长线扯平也决不平摊。

  你可以掰着手指头细心数数,究竟有多少狐朋狗友是在饭桌上认识的。北京人最让人惊奇的一点,就是甭管见没见过也甭管什么关系,坐下来就能一块儿吃、吃上了就能开始白乎。所以在赴约之前没人再问“都谁啊”,问也白问,反正一回生二回熟四海皆兄弟。认地儿是个挺不好的习惯,逮住个馆子甭管菜好环境好还是留下过什么美好回忆,一准儿下回“老地方”,白白糟踏了别人煞费苦心推出的那么多新花样。其实尝试也是有的,可绕个大圈子总还回来,跟自己家似的。好处是脸熟了容易打折,并且价位有谱买单时不用咬牙。

  光膀子绝对是吃激动了才会有的举动,限性别限季节限场所,同时做好挨白眼的心理准备。其实作为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这是最具民族感情和地域特征的姿势,并且没人否认其凉爽、痛快和豪放。为女士们着想,劝您脱之前先摸摸自己的肌肉,无论如何也要对得起观众。

  张盈 曾任《Timeout》〉乐杂志北京版编辑部主任,参与创刊《PIA》琵雅杂志北京版,任编辑部主任,国际航空报专栏作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