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的冷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01:35 中国经济周刊

  ★文/王青

  今天的中国已经崛起为一个经济大国,并吸引了全球目光,真可谓“满村都说蔡中郎”。

  原中国驻法国大使、现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2005年在法国参加巴黎行政学院校友会时,讨论的题目就是“中国会统治世界吗?”

  如今在美国,学习中文已经成为风尚,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正考虑提议拨款13亿美元,用于在公立学校推广汉语言文化课。

  一个美国家庭在2005年抵制“中国制造”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

  连尼泊尔都有一个研究和工作人员达1000多人的中国研究中心。

  2006年8月巴西《阅读》周刊撰文说:“一言以蔽之,今天的中国与美国一样,是世界经济的巨大发动机。”

  中国的商品已经走进了世界各国的大门,中国制造的旗帜已经飘扬在全球。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但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多、更复杂:中国的发展是否是可持续的?中国的发展是否会把世界拖入一个“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中国卖什么什么就降价”的漩涡中?中国的发展是否能够和平崛起?中国能够形成与美国的民主、人权竞争的价值观吗?中国除了给世界贡献商品外,能否贡献新的文化和新的文明力量吗?

  辛向阳撰写的《中国发展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中国是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不论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抑或中国和世界两种资源,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完全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即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改革开放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这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要义之所在。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11月17日在韩国国会发表了题为“加强友好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出:“我们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这就是

科学发展观所阐明的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惟有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和谐发展、共享发展,才是中国发展的出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