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存在身份差别就会存在利益盘剥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 02:22 中华工商时报
魏文彪 日前,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吉林副市长代表市政府所作的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与会相关委办负责人提到,北京正在调研是否取消暂住证,而由居住证取而代之,同时将居住证与保险、就学等相关问题联系起来。 北京及其他少数城市其实已经存在所谓的工作居住证制度,这种俗称为“绿卡”的制度针对的主要是部分高新技术人才,所以正如北京市人大代表李维平所认为的,现在北京正在调研的居住证制度,其门槛应该低于“绿卡”。这样一来,如果居住证取代暂住证果能施行,在北京市就将出现三种身份的常住人员,即户籍人口、“绿卡”持有者与办理居住证人员,而且三种身份人员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公共福利待遇。 其实,无论是户籍人口还是“绿卡”或居住证持有人员,既然他们按照同样的税率纳税,同样为城市做贡献,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就属理所当然,因为公共福利是政府对于纳税人常年纳税行为的回报,因而政府没有权力只让公共福利为部分纳税人专享,而将另部分纳税人排斥在享受之外。这样也就可以说,将人划分为不同的身份并享受不同的公共福利待遇,实际就是在对低级别待遇人员实行利益盘剥。 只要存在身份差别就会存在利益盘剥,是因为处于高级别待遇者属于既得利益人群,如果均衡所有纳税人的福利待遇,就意味着原先的高级别阶层的福利水准可能相对下降,同时既得利益者也会失去心理上的优越感。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对户籍及公共福利配置拥有决定权者都在既得利益阶层,他们已经享受着当前情形下最好的福利待遇,所以对不能同等享受待遇者的窘境与痛苦,缺乏感同身受的体味与认同,所以也就缺乏均衡人们福利待遇的内在驱动力。同时,由于那些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们难以决定具有决定权的官员的命运,所以这些官员也难以受到真正具有推动力量的外部压力,因而他们能够在民意与舆论的呼吁前安之若素,最多只是在现有户籍制度基础上作些缺乏实质性意义的微小改良以为应付。 所以,出台所谓的居住证制度,不可能改变“外来人员”受歧视的现状,“外来人员”的平等权利难以因此得到实现,因为无论出台何种制度,只要一个社会或城市中的人被划分为不同身份的现状不予改变,人们之间依然存在着身份上的差别,部分人受到利益盘剥的现象就不可避免。正因为如此,要改变包括户籍与非户籍人口、在编与非在编人员在内的社会不公现象,就必须彻底打破社会或系统内的人员身份差别,以公民社会代替身份社会或其变种,舍此别无他途。(18G4)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