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越穷越开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 01:06 中国经济周刊

  ★文/傅勇

  “通往天堂的道路不止一条,但这条是最宽广的”。“股神”沃伦·巴菲特在宣布捐出他近370亿美元资产时如是说。那时,他想到的或许是自己的灵魂。不过,他的义举也与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不谋而合。

  最近,伦敦经济学院的理查德·莱亚德发掘近几十年的财富数据发现:当个人年收入超过1.2万美元时,更多的金钱几乎丝毫不能提升人们的满足感。比如,从1958到1987年,日本的收入增加了5倍之多,但是心理学家并没有找到与之相连的幸福感的增加。

  中国也发现了类似的证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去年公布的“中国居民

生活质量报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近八成居民感到生活幸福,远远高于许多发达国家;更令人惊奇的是,农村居民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好奇、质疑,乃至口诛笔伐,社会反响不一而足,而最多的莫过于困惑了。

  其实,要解释这样的怪现象,一些经济学常识就够了。19世纪的德国经济学家戈森以经济学界的哥白尼自诩,他所创建的戈森两大定理成为支撑整个现代效用理论大厦的支柱。在任何一门经济学原理课上,必然要提到边际效用递减的心理学规律。教授们通常会举出吃包子的例子:随着饥饿感的消失和胃部极限的到来,每吃下一个包子所带来的效用依次减少,甚至产生过犹不及的负效用。这被称为戈森第一定理。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许多东西都是适用的,包括金钱。同样是增加100元收入,对食不果腹的乞丐和一掷千金的富翁来说,显然有着天壤之别的意义。只不过,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金钱对人们的效用下降得竟会有那么快。不过,除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角度。

  经济理论中有一个相对效用假说,即人们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与同层次其他人生活状况的比较,而不是其实际生活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相对于同自己联系最密切的人而言,一个人的生活水平越高,则幸福感越强烈。这种攀比心理被称为“与邻居琼斯家保持一致”(keep up with Jone’s)。

  即便经济发展使得每个人的收入都增加,但是如果以同样的幅度、收入的相对地位不改变,那么他们的幸福感的确有可能不升反降。这可能正是日本的情况。同样,对绝大多数农民而言,生活圈子不过方圆几十里,接触到的乡里乡亲同自己的生活状态极为相似,心理上不会有太多的不平衡;城里人则有所不同,周围人群收入消费差距巨大,身边富有者比比皆是,这种来自比较的压力足以抵消绝对收入水平较高所带来的满足感。

  其次,钱越多烦恼越多,可能是因为金钱刺激着人们欲望的膨胀,而“欲壑难平”的滋味并不好受。被誉为经济学界“最后一位经济学家”的保罗·萨缪尔森提出过一个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它告诉我们,幸福感类似于满足感,实际上是现实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期望状态的一种比较,两者的落差越大,则幸福感越差。

  当月收入只有1000块时,我们不会为了该买几套房子而烦恼,也不用关心国际时尚的流行趋势。通常“知足常乐”的满足感只有在小康生活中达到,而一旦步入更上层的生活,小富即安的平衡心境将一去不返。

  今年7月份出版的《科学》杂志撰文指出,人们普遍认为高收入就能带来好心情,其实这是错觉;相反,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人总是处于紧张状态,不会特意把时间投入令人愉悦的活动。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人们收入越高,用于享受生活的时间就越少。

  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富人有着更高的机会成本。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显然更适合于富人而不是穷人。律师的报酬是按照小时计算的,农民的收入即便是按年来计算也少的可怜。既然,高收入者的时间更值钱,那么,娱乐对他们来说也就成了一个

奢侈品

  从这点来说,无论是盖茨抽身而退,还是巴菲特的慷慨解囊,都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帕累托福利改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