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黄金周负面影响日益凸显 消费陷阱挥之不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5日 12:22 新华网

  又是“十一”黄金周。当第18个黄金周迎面而来时,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中国旅游学院教授王兴斌却流露出一丝无奈,“不少旅游经验丰富、维权意识较强的消费者在长假期间可能会较少出游,而且大多不会选择长线旅游,更不会选择盲目购物”。其实,他的这一看法可从近几个黄金周长线游滑坡,短线游趋热的事实中得到印证。而某知名网站在去年黄金周前所做的针对北京市民的调查则显示,在参加调查的3886人中却有2104人选择“在家睡觉”来度过七天长假,占全部参加调查人员的54%。

  各路商家摩拳擦掌,预备赚个盆满钵满的热情,与消费者或多或少流露出的淡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几年来的长假经验和教训证明,长假往往是各种短期行为和短期现象集中发作的时间。诸如,有的旅游经营部门在长假期间把宰客的牛耳尖刀磨得飞快,宰你没商量;有的商家搞价格欺诈,用虚假的打折、返券骗你没商量……在旅游、交通、购物等的消费大潮里,一个个陷阱令消费者防不胜防。

  而早在以前数个黄金周中就已暴露出来的交通堵塞、住宿供不应求、景点超负荷运行、游客滞留和旅游物价混乱等老毛病却依旧不能根除,常常是“年年治病年年犯”,假日经济应如何走向成熟,是“黄金周”带来的一道思考题。[相关阅读:零售商促销进入"最后疯狂" "霸王条款"出"软"招]

  长假消费陷阱知多少

  历年的黄金周,几乎都给旅游、零售、餐饮、交通、住宿等多个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是,消费量的大幅增长却无法抹去质量瑕疵带来的遗憾,商家的短期捞金行为已成为每个黄金周过后的例行反思。

  说到长假消费陷阱,每一个曾经满怀希望出行却又备感疲惫回归的消费者都有各自不同的亲身体验。

  王兴斌将黄金周的旅游感受概括为四点:

  一是难。表现为交通难、住宿难、餐饮难。在他看来,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说,假日旅游井喷式的出游人口与日常的市场供给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数亿出游者的行、住、食、游、购、娱,对市场将会形成巨大的压力。只要这种人为的休假方式不变,旅游“难”的情况在短期内很难发生大的改变。

  二是贵。虽然近几年政府采取多项措施防止黄金周旅游消费涨价,然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关系必然会使有的商家为利所趋,牟取短期利益。

  三是低。即服务的低水平,旅客感受的低满意度。

  四是不安全。在交通出行、旅游、饮食等方面,安全事故在长假期间也多有发生。

  不仅如此,中国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还将旅游中的消费陷阱逐一梳理。

  陷阱一:低价诱惑。目前有些国内游、出国游的团费低廉得令人难以置信,如“零团费”、“负团费”的价格明显低于成本价,结果却是景点与线路的缩水、食宿标准的缩水、交通工具规格的缩水、服务态度的缩水,增加的则是购物时间和次数以及自费项目。

  比如,一些热点旅游景区的酒店降低了住宿价格,却从菜量“缩水”上捞回;一些旅行社拿位置偏远的宾馆大打价格牌,让游客忍受舟车劳顿,宣传中的“三星级”宾馆却往往变成“伤心级”;在乘车方面,一些旅行社打出了“全程空调旅游客车”的字样,却将游客骗上一些安全性能较差、车内空间狭小的破车;在门票方面,一些旅行社承诺景区入门门票免费,但景区内的众多小景区则收费更多。

  可见,“零团费”旅游实际上是让游客把一次性交费变成了分段交费,旅客最后付费大多会超出原定计划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参加“零费团”旅游不仅使游客损失了金钱,也让旅行社丢了信誉。

  陷阱二:模糊广告。有的经营者在广告宣传中还故意用隐晦的、模棱两可的、不规范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志,使人误解,诱导消费。如,旅行社广告宣传“头尾6日游仅2000元”,实际上是第一天晚上出发,第六天一早返程,结果是“6日游”变成了“4日游”。

  陷阱三:格式合同。有些旅行社采用的是不公平的格式条款,有意减少或免除经营者的义务和责任。签订合同时约定不清,责任不明,故意含糊其辞,为日后遇上消费纠纷开脱责任。

  陷阱四:随意转团。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内组团标准合同,旅行社因参团人数不足需将旅客转并给其他旅行社团,必须先取得游客书面同意。但不少旅行社却“暗箱操作”,甚至不经游客同意多次将游客转让。因此消费者在与旅行社签订合同时必须要求旅行社写明是否转(并)团,以及转并团的名称。

  陷阱五:导游导购。有少数导游一般是先告诉游客在景点千万别轻易买东西,以免上当受骗,告诉游客他(她)会带你去的地点绝对货真价实,却想尽办法把团队拉到给回扣的定点商店,任意延长购物时间,“热情”地为游客介绍、选购物品。

  对此,王兴斌告诉《瞭望》新闻周刊,不少旅游公司对导游实行“零薪制”,甚至导游接团首先还要交给旅行社人头费、接团费、上车费等,而旅行社的利润以及导游的工资则都需要从游客自费项目和购物上出。陷入此种怪圈中的导游只好在游客身上“割肉”,擅自增加景点、欺客骗客以及不提供规范讲解服务的问题日趋严重。今年5月、9月间,在九寨沟景区因政府部门对游客自费项目限价,而旅游公司“人头费”不减,导游无利可图,就曾两次引发当地导游罢导。9月22日,北京市旅游局下发通知要求,“十一”黄金周期间,各旅行社不得以任何借口拖欠员工工资,不得要求导游员、领队垫付团款或缴纳“人头费”。“从这个禁收‘人头费’的通知中也可以看出,其实这种情况在各地普遍存在。这已是业内不明说的事实”,王兴斌如是说。

  陷阱六:景区购物。景区个别经营者采取不正当的手法欺骗消费者,如:虚高标价,以所谓“照顾老乡”的名义“低价”推销;由所谓的大师、专家签名销售;把质次价高甚至假冒伪劣商品当作“地方特产”叫卖;先免费鉴定游客自戴的金银首饰或养目眼镜,说明如何鉴定这些物品的真伪和优劣,然后与其生产或销售的产品作比较,以此引诱游客购买。一些旅游购物商店打出了“一折起”的广告,常常是“一折”两字字号大,颜色醒目,而“起”字缩小字号,容易被忽略。同时,只有极少的商品是一折,且商品的折后价格往往高于实际价格。更有商家设置了“特色购物”“平安购物”等陷阱,表面上是诚信经营,实则是欺生宰客。

  另一类消费陷阱则多见于零售市场。长假不仅是消费者购物的旺季,也是深谙顾客心理的商家使出浑身解数的时候。面对各大商场层出不穷的促销花样,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专家提醒,现在商家的促销术主要是打折、返券、返现、抽奖、限时抢购、送奖品、免费试用等几种手段。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商家的“诱饵”,相当多的“打折”、“返券”最终还是要消费者来“埋单”,因此消费者不要被这些手段迷惑,仍要理性购物。

  其一,“返券”陷阱——不断深陷的购物“连环套”。

  返券是很常见的一种商场促销活动。商场中,人们常常可见到“满1000送200”,“满200送100”,甚至“满300返300”之类的返券活动。

  然而,购物返券实则是不少商家“放长线钓大鱼”的招数。若消费者真拿到了返券,也就等于掉进商家设置的连环消费的陷阱。因为购物券在使用时常有很多限制,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使用,要想把手上的券用出去,还得再掏钱。实际上,“返券消费”是迫使消费者进行临时性消费,受很多非理性的消费动机影响,易被误导被动重复购物,增加购物成本,给顾客带来的实际利益很少。而消费者的诸多不满,往往被商家“最终解释权在本商场”的免责“挡箭牌”所打发。

  其实,面对“购物返券”促销,不妨算一算真正的实惠有多少。可以利用购物返券计算公式来套一下:“实际消费金额/(实际消费金额+返券总金额)=折扣”。以满100送50为例,如果消费者正好买100元东西,则100/(100+50)=0.66,可获得6.6折;如果买199元,则不到8折。

  其二,“赠送礼品”陷阱——多是伪劣残次品。

  在商场,特别是家电商场,礼品赠送是最隐形的消费陷阱。但实际上,赠礼往往是价格高但质量低,而且很多产品并不是消费者很需要的,拿回家也只是个摆设;有的赠礼是一些老旧的产品,甚至是“三无产品”。消费者在使用这些赠品时,常因质量问题造成烦恼甚至受到人身伤害。

  其三,“免费促销”陷阱——免不了收费。

  有的商场、厂家搞所谓“免费促销”,如免费品尝、免费试用、免费拍照等,这是精明的商家又一促销术。消费者一旦进入了商家设定好的免费程序,常常会难以自拔,这个程序的终端大多仍是有价消费。如免费照像,消费者却被告之照片的底片不能拿走,版权属于经营者,要拿底片,还得拿钱来。

  其四,“超低特价机”陷阱——遭遇“问题机”。

  长假期间,常可见广告中“爆炸性”推出99元的彩电、66元的手机等,然而这样的“超低特价机”有一部分是商场为了吸引注意力,“赔本赚吆喝”,这些特价机一般品质还比较可靠,但其数量却非常有限。除了这类特价机和清仓货,在市场上还有一些超低价格的特价机,则属淘汰机型和杂牌厂家的粗制滥造之物,有很多是残次机或者返修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很难保证。

  其五,打折陷阱——“打折格外狠,让利没多少”。

  打折让利本是商家促销的一种手段,但黄金周期间由于消费人口和流动人口剧增,致使打折让利这种销售手段被得以放大和扭曲,某些商家为谋取利润,违反相关规定私自调整价格,结果就出现了“打折多,让利少”的情况,有的销售人员夸大销售业绩,诱导消费者非理性消费,有的商品价格不降反升,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此外,长假也给餐饮、婚庆、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教育培训等带来了诸多商机,而其中也可能暗藏婚托、房托、车托等猫腻,而餐饮卫生、教学质量等问题也考验着消费者的肠胃与大脑。

  如此纷繁的消费陷阱使黄金周的含金量大打折扣。采访中,研究者们指出,受损失的不仅仅是消费者,对于商家来说,信用缺失的损失却不是短期内能够挽回的。

  突击消费暗藏“竭泽而渔”之险

  长假消费的重重陷阱为何挥之不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说,黄金周暴露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出消费环境亟待改善的难题。在他看来,由于黄金周期间消费者过于集中,旅游市场形成了明显的卖方市场,而目前我国的服务业、商业企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于这一市场需求。突击性的消费暴露出服务业以及商业企业仍存在投机性、不诚信等问题。“黄金周期间,商家的目标是短期的。而且,与激增的人流量相比较,服务业的承受能力还远远不够。这就给很多小企业以机会,而这些小企业往往投机性比较强,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消费环境”。

  而卖方市场的形成不仅造成了服务质量的下降,还导致了门票、车票、餐饮、住宿等价格的提高,消费陷阱的出现,不少游客感到假日游变成了“受罪游”,而旅游成本的增加更坚定了很多人不去旅游的想法。消费者协会的数据则显示,每到黄金周,对于旅游、购物、餐饮等方面的投诉便会激增。

  同时,出行人数过于集中,还给铁路、客运等运输部门带来了巨大压力,也造成了“一票难求”、人潮拥挤的状况,给旅客出行带来诸多不便。铁道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黄金周为分割点,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几个固定的运输高峰。每到这几个高峰期,为了满足旅客需求,铁道部门都要增加大量人力、物力,但往往仍难以满足需求。同时,安全隐患和潜在危险都增多了。

  另一方面,王兴斌分析说,“现在,许多著名景点、景区在黄金周期间的游客人数都远远超过了其最佳接待量和最大容量。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故宫、曲阜等人文景观中,在自然景观,如泰山、九寨沟等景区也十分明显。从短期看,好像并没有出现很大的问题,游客尽管是‘你看我,我看你’,但毕竟也游览了。可从长远来看,这种超容量的经营,是一种破坏性的经营,它对历史文物和自然景观的破坏是潜在的”。比如,在今年“五一”黄金周,南京夫子庙创下了142万人次的历史新高,商贸总收入突破1.8亿,然而,汹涌的人流给景区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42万人次的流量,即使每个人只扔一个塑料袋,聚集起来也将是个垃圾山了。据了解,为此景区派出120多名保洁员,每隔5分钟便要打扫一次地面。

  其实,如此的消费环境暗藏着竭泽而渔的风险。从短期来看,王兴斌建议政府部门继续加强执法监督,而消费者则应理性消费,提高维权意识。在黄金周期间,可以选择近游不要远游,并尽量错开热点城市、高峰时间。如要去远距离旅游则应选择有品牌、资质好的旅行社,并尽量在旅行社总部签约,不要受低价团诱惑,旅游购物应去当地超市,而不在景区购物。

  张立群则建议,完善消费环境首先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工商、环保等部门相互配合,加强准入管理,提高准入标准。另一方面,行业协会也应发挥作用,建立企业的信用记录,实行行业约束。如,旅游行业协会可对旅游企业进行信用记录,并定期发布,对有不良记录者加以处理。

  可否“带薪休假”

  对于黄金周暴露出的问题,王兴斌认为,其矛盾在于供需矛盾,可以说,这一矛盾是人为造成的。他分析说,计算黄金周的收支不能仅仅只算7天的小账,黄金周的目的也不仅仅在于几天的货币回笼,而应该算一算总账,这其中包括整个社会的支出、例如有安全防范的开支、人员加班的开支,对资源破坏的影响等等。同时,全国划一实行的3个“黄金周”,一年之中大致近一个月时间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止工作,这种状态对政府、商务、生产、文教活动的负面影响将会日益凸显出来。

  黄金周集中休假形式容易形成突击性消费。黄金周期间的供不应求与黄金周之后的供过于求周而复始地出现,长此下去将会损伤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营和消费基础,也会挫伤国民旅游持续消费的积极性。

  尽管表述不同,但张立群也主张逐步淡化黄金周消费,他给出的理由是,虽然黄金周模式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但旅游业的拉动作用较前几年已明显减弱,这主要是因为时间太集中,而消费没有那么大的弹性。他认为,目前尚不可证明黄金周和日常消费之间存有替代关系,特别是现阶段消费升级到了住房、汽车等阶段。正因为黄金周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他主张政府引导居民消费,逐步淡化黄金周消费。

  王兴斌建议,全面推行带薪休假制,“休闲不是赶庙会,更不是赶集,突击性消费不利于提高旅游质量,也不能真正享受到旅游带来的全身心的放松与休闲”,在他看来,黄金周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对过去来讲,是一种进步;但从长远来看,还是一种过渡,是中国人旅游的一种初级阶段。而带薪休假是国际惯例,错开休假时间是国际上多年来总结的经验,“这有利于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可以保证个人自主选择休假时间,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休假时间、地点和方式的过分雷同,既有利于第三产业各个行业的均衡发展,也有利于旅游和其他服务企业以多种形式和多个档次,充分满足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从而从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水平上扩大并满足消费需求。”(记者 袁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