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不可复制的《圆明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 18:04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郭娟 王泓超 北京报道 这是一部纪录片,历史文化片,爱国主义影片,还是一部史诗电影?这可真是一个难以定义的影片。它的名字叫《圆明园》。

  混乱的定义背后是中国纪录片惨淡的市场。9月8日《圆明园》在人民大会堂首映,导演金铁木却还在担心观众无法在电影院中看到这部影片。以法国文豪雨果梦一般的词句开篇的《圆明园》历时五年,耗资约1000万人民币,通过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之口讲述了这个皇家园林的兴衰。这个安排兼顾了海外市场和国内观众口味两方面的考虑——外国人觉得亲切,中国人看着新鲜。同时对于这段敏感的历史,也算是一个安全稳妥的交代。而面对只剩下几段断壁残垣的圆明园遗址和不甚完备的历史资料,主创人员动用了诸如动画制作、真人扮演等方法再现,溢出传统纪录片模式的做法也给了片子更多的娱乐元素。

  这种亲近观众的姿态让专家们看到了中国纪录片市场的一线希望,台湾导演陈坤厚甚至评价《圆明园》是中国纪录片进入产业化的第一部。“我不愿意把它叫做纪录片,这样的分类不准确,把它叫做非虚构片更合适。”金铁木说,“《圆明园》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个例。”

  征战院线

  《圆明园》的宣传片已经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上,这对于一个要进电影院的片子来说不太常见。中国纪录片一直以电视为主要发行渠道,能够进入院线并取得不错票房的寥寥可数,印象中只有《较量》和《周恩来外交风云》,题材都是弘扬主旋律,票房比故事片还好。

  金铁木说,中国观众对“纪录片”一直有很大的偏见,被刻板的、爱国主义教育式的纪录片熏陶多年,观众对这种表现形式已经缺乏信心和耐心。

  “故事片不一定故事精彩,而虚构片也可以有精彩的故事。”金铁木是学英语出身,后来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故事片制作,毕业了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拍纪录片,这样的经历让他具备了用真实镜头讲故事的能力。他说纪录片发展到现在,已经很难和故事片划清界限,“虚构片”和“非虚构片”也许是一种更为精准的区分方式。所谓“纪录片”,只要“非虚构”,讲述的方式可以尽可能地多样化和戏剧化。《圆明园》里用了多达三分之一的电脑制作来重现当年皇家园林的景致,从江南式的亭台楼榭到模仿西方的大水法,至少在视觉上,《圆明园》会让人惊叹于当年天朝大国私家花园的匪夷所思。

  金铁木也承认,吸引观众去电影院看《圆明园》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9月8日首映之后,《圆明园》在10月前都是以点映方式播放,这是为了避开《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两部大片。目前他们已经谈妥了华星和新东安两家影院,每家拿出一个厅播放,不过点映真正的含义是,只有组织够了一个场次的人,片子才有机会放上一次。

  这一个月的点映将很大程度上左右《圆明园》能否在10月份大面积地进入院线。《圆明园》推广总策划曲向东在一次点映前情真意切地在每场点映之后告诉观众——我们需要你们的支持,如果你觉得这是部好片子,请转告你的朋友、家人。据他透露,《圆明园》10月份正式上映的排期仍然没有确定。

  金铁木想起了他几年前拍摄的《复活的军团》,没有任何宣传,不是在黄金时间段播放,却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到现在当当网纪录片销售排行榜上《复活的军团》仍然排在第一位。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观众是细分的。”金铁木说,有人看电影是为了娱乐,有人是为了获取知识,还有人希望受到启发,喜欢《圆明园》这类影片的观众应该是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国家和民族有所思考的一些人,他们是社会上的主流群体。

  《疯狂的石头》的成功让金铁木看到了一种可能性——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把观众拉进电影院。从娱乐受众的角度讲,两部影片的出发点是相似的,只是手段不同罢了。《疯狂的石头》博观众一笑,《圆明园》带来视觉奇观。“这首先是一部商业片,你能看到世界奇观,就像花六十块钱买张票去看故宫一样,让你花三十块钱看看圆明园长什么样,这难道不是娱乐吗?”

  产业化还有多远?

  金铁木说没有体制就没有《圆明园》。首先拍摄就是领导们的决定,1000多万的投资完全来自中央电视台以及合作方广西电视台,而他本人也是个体制内的导演,“领导对我们怎么拍没要求,别赔钱就行”。

  即便不进入院线,《圆明园》的赢利情况还是乐观的,影片投入了大约1000万人民币,目前已经做到稳赚不赔,其中出售海外版权占了最大一块,约50%,DVD版权拍卖以及电视台的购买也带来了部分收入。不过金铁木认为如果《圆明园》能获得不错的票房,会增强投资人对纪录片的信心,充足的资金可以推动纪录片产业化向前发展。

  《圆明园》被很多业内人士看作是市场化运作的代表,台湾导演陈坤厚说,世界上的趋势是纪录片成为面向大众的产业,而不仅仅是做成一种阳春白雪的概念电影,“我们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现在被金铁木捷足先登了。”

  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弱势是存在于整个电影市场大环境中的,每年拍摄出的约200部电影只有十分之一能够进入电影院播放,去年中国电影的总票房大约是20亿人民币,还不如一家中等规模的房地产公司一年的销售额。在这种情况下,海外市场成了导演、制片人们在着手做片子前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卖到国外的片子大多有着和国内完全不同的剪辑版本,《圆明园》如此,此前口碑颇好的《故宫》也是如此。

  中央电视台一位制片人赵琦曾在英国学习纪录片导演,他说欧洲的纪录片市场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纪录片票价一般是几英镑,最贵的也不过十几镑,还不到故事片票价的一半,放映时间也只有几天。他的老师在英国纪录片界闯荡了十几年,才能找到投资,拍在电影院里播放的纪录片,而大多数导演都是依靠公益基金赞助或投资拍摄“命题作文”或为纪录片频道工作。

  关于纪录片的产业化,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范本,这个以“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来要求所有导演的商业公司创造了一种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如何第一时间抓住观众兴奋点,如何在最合适的时间达到高潮。典型的美国模式像好莱坞电影一样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Discovery的成功表明内容是纪录片产业化的核心。对于导演们言必提及的“观众”来讲,是否产业化,纪录片何去何从都是太过庞大的话题,好看才是硬道理。

  “中国的纪录片应该更丰富些。”金铁木说。《鸟的迁徙》在上个世纪创造了全球性的轰动,仅在美国就取得了1100万美元的票房,在法国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观众进入电影院观看;2004年上映的《华氏911》以全球2.22亿美元的票房成为当年最热门影片之一,受欢迎程度超过了当年的大多数故事片;同样叫好又叫座的还有《帝企鹅日记》、《科伦拜恩的保龄》。如果中国多几部这样的纪录片,产业化其实并不遥远。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